正确答案: C

等级资料

题目:某内科医生欲观察一种新型止咳药的疗效,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所治疗的135人中治愈45人,显效36人,好转50人,无效4人,这种资料属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王某的日常行为中哪项不是日常促进健康的行为
  • 每月锻炼5次(每次约35分钟)


  • [单选题]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几天的( )
  • 3天之内的


  • [单选题]cAMP与CAP结合、CAP介导正性调节发生在( )
  • 没有葡萄糖及cAMP较高时


  • [单选题]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最关键步骤是
  • 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

  • 解析: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包括收集疾病、死亡资料,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计算组合危险分数,计算存在死亡危险,计算评价年龄,计算增长年龄,计算危险降低程度;其关键步骤是将个人的危险因素如何转化为危险分数。

  • [单选题]我国目前卫生工作的重点在
  • 农村


  •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 [单选题]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 [单选题]1999年WHO规定的高血压标准是( )。
  • 血压≥140/90mmHg


  • 推荐下载科目: 眼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中药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