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以上都是

题目: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社会卫生状况的主要评价指标不包括
  • 人口自然增长指标


  • [单选题]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真菌是
  • 曲霉菌


  • [多选题]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
  • 病理上的恒动观

    生理上的恒动观

    疾病防治的恒动观


  • [单选题]肝性脑病患者
  • 补充植物蛋白质10~20g/d


  • [单选题]非蛋白氮中含量最多的含氮物是( )
  • 尿素


  • [多选题]能促进钙吸收的膳食因素是( )
  • 色氨酸

    赖氨酸

    精氨酸

  • 解析: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精氨酸是促进钙吸收的膳食因素。

  •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 [多选题]下列属于由因到果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 )
  • 队列研究

    干预实验研究

  • 解析:主要考核营养流行病学方法的特点,其中队列研究是由因到果的研究,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较强;干预实验也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护理学(正高) 推拿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护士资格证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