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何经绕阴器针灸治疗脾虚气弱型眼睑下垂,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干霍乱吐泻不得"者,宜用吴茱萸汤证的病机包括( )足太阴经
足阳明经
足少阳经
足少阴经
足厥阴经#足三里、支正
尺泽、百会、脾俞
足三里、脾
- 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逆气而泄"之证以五输穴治疗,提插幅度小,频率快
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小
- 下列穴位归经错误的是菊花治疗目赤昏花,眩晕、动风及疔疮肿毒是取其什么功效一阴虚"阳痿"病人,针灸时选春温的诊断要点中,不妥当的是肩外俞——大肠经#
兑端——督脉
阴包——肝经
京门——胆经
腹结——脾经疏散风热#
消肿排脓
- 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是属于八法中的患者颈部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主穴的是( )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用的药物是:( )我国学者针灸病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可治疗吐法
补法
汗法#
消
- 针灸学术渊源与理论基础主要导源于( )羚角钩藤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中脘穴旁开2寸的腧穴是既主肝胆病,又主痛症、痰饮的脉象是《内经》#
《针灸大全》
《难经》#
《十四经发挥》
《针灸甲乙经》#浙贝茯神木
天麻鲜
- 患者感冒后出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拒按,纳呆,恶心呕吐,脉弦滑而数者可取下列哪些腧穴患者发热5日,心烦不寐,皮肤隐约可见斑疹,舌红绛无苔,脉细数,宜首选的腧穴足( )桂枝汤#
玉屏风散
白虎汤
麻黄汤
葛根汤期门
- 治疗劳淋,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中点的穴位是真人养脏汤中配伍诃子的用意是龟甲用治肾虚骨痿,小儿囟门不合,是取其什么功效脾俞#
肾俞#
肝俞
关元#
足三里#玉枕
安眠#
风府
风市
牵正涩肠止泻#
- 始载于原文中关于坏病的治则,包括有卫分证的辩证要点是( )患者症见眼白和皮肤黄色晦暗,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腻,脉沉细或濡缓,针刺治疗可取下列哪些腧穴《难经》
《备急千金要方》
《针灸大成》
《明堂灸经
- 由内向外的经脉排列是( )虚证之闭经的治则伤寒论共有113方,……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循行于人体胸腹正中,而肾经循行在腹部距任脉0.5寸,在胸部距任脉为2寸。胃经循行在腹部距任脉2寸,在胸部4寸。
- 小便不能控制而自遗,心悸
胃痛,舌黄,口渴引饮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口渴不引饮
始恶寒,头痛身痛,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
- 手少阴经脉病候"嗌干"中的"嗌"是指( )瘙痒夜间为主,皮肤干燥多屑,肥厚呈草席状,腰酸膝软,舌淡、苔黄者为:( )型皮肤瘙痒症原络配穴法是指( )治疗肠腑湿热型泄泻,除主穴外,还应配用( )咽喉
喉咙
食管
咽峡#
-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的骨度分寸是( )咽痛取少商合谷属于阴水见脾虚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以下腧穴中,擅长治疗脱肛的是( )9寸
11寸
12寸#
13寸
16寸原络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
表里配穴法#
本经配
- 斜刺的角度应为( )取列缺以何种取穴法比较正确下列穴位归经,错误的是与带脉交会的经穴是15°左右
25°左右
35°左右
45°左右#
60°左右骨性标志#
折量法
肌性标志法
指量法
动态标志法太白-肝经#
列缺-肺经
合谷-大肠
- 治疗风热型外感咳嗽的首选组方是: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 )患者神情呆滞,记忆减退,头晕耳鸣,腰酸,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应配用的腧穴是( )肾虚腰痛宜选用的腧穴为丰隆、足三里、列缺、肺俞
合谷、列缺
- 足太阳经背部第一、二侧线循行之后会合的部位是( )治疗便秘气滞证,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牡丹皮外,其余的是( )某男,48岁。关节疼痛重着,四肢酸困沉重,头重如裹,其病因是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