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3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正确答案:ACD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正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资料下载及答案解析请访问不凡考网卫生职称考试考试频道。

  •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五色明润含蓄,有光泽者,提示( )
  • A. 阳气未散
    B. 阴气未动
    C. 胃气未败
    D. 精气未衰
    E. 疾病预后尚佳

  • [单选题]甘麦大枣汤的药物组成是
  • A. 甘草、小麦、大枣
    B. 甘草、麦冬、大枣
    C. 干姜、麦冬、大枣
    D. 甘草、小麦、怀山药、大枣
    E. 甘草、小麦、麦冬、怀山药、大枣

  • [多选题]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秋燥阴伤的特点是( )
  • A. 先伤肺津
    B. 先伤胃液
    C. 次伤胃液
    D. 次伤肺胃阴津
    E. 终伤肝血肾阴

  • [单选题]湿温,症见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小便黄赤,苔黄腻,病机为
  • A. 湿热交蒸,郁阻脾胃
    B. 湿困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C. 湿热交蒸,酿成热毒
    D. 湿热之邪困阻卫气
    E. 暑湿积滞,郁阻肠道

  • [单选题]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藏而不泻特性的是
  • A. 心
    B. 肝
    C. 三焦
    D. 胆
    E. 女子胞

  • [多选题]暑瘵的临床表现有( )
  • A. 骨蒸潮热
    B. 咳嗽气喘
    C. 盗汗
    D. 发病较缓
    E. 骤然咯血

  • [单选题]提示大黄附子汤证预后的是
  • A. 腹痛是否缓解
    B. 发热是否减退
    C. 脉象是否转和
    D. 四肢是否转温
    E. 大便是否通利

  • [单选题]某女,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其病位在
  • A. 心、脾
    B. 小肠
    C. 膀胱
    D. 心、小肠
    E. 肾、膀胱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vm8nwq.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