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考网

形成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包括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38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脑积水(hydrocephalus)、畸胎瘤(teratoma)、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hild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生物体(organism)、血源性(blood-derived)、性神经症(neurosis)

  • [多选题]形成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包括

  • A. 脑膜中动脉破裂
    B. 脑挫伤
    C. 脑深部血管破裂
    D. 脑表面大血管破裂
    E. 静脉破裂

  • 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举一反三:
  • [单选题]脑囊虫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 脑池、蛛网膜下腔囊虫致导水管炎性粘连,阻塞脑池
    B. 脑实质内活囊胞产生组织反应引起症状
    C. 巨大脑实质内囊肿引起局灶性神经症(neurosis)
    D. 脑实质内囊胞生物体(organism)死亡,周围组织产生强烈的炎性反应而出现症状
    E. 脑室内囊胞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

  • [单选题]关于脑脓肿的说法,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 A. 耳源性脑脓肿约2/3发生于患耳同侧的颞叶
    B.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可并发脑脓肿
    C. 血源性(blood-derived)脑脓肿以额顶叶为最多
    D. 脑脓肿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
    E. 如进行脓液的细菌检查,一定能发现致病菌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胚胎残余组织在颅内残留和异位生长形成的肿瘤 ( )
  • A. 颅咽管瘤
    B. 脊索瘤
    C. 皮样囊肿
    D. 畸胎瘤
    E. 胶质瘤

  • 本文链接:https://www.51rsks.com/problem/e265x.html
  • 推荐阅读
    考试宝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