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药源性粒细胞缺乏症

题目:患者女性,20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他巴唑治疗1个月后突发极度乏力,寒战、高热伴咽痛。查体:咽部肿胀,有坏死溃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 八纲辨证


  • [单选题]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延髓呼吸中枢麻痹

  • 解析: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延髓呼吸中枢麻痹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故选C

  • [多选题]模型(先导)化合物的寻找途径包括
  • 随机筛选

    偶然发现

    由药物活性代谢物中发现

    从临床药物的副作用中发现

    天然产物中获得

  • 解析:模型(先导)化合物的寻找是药物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模型(先导)化合物。主要的途径有随机筛选与意外发现,从天然产物中获得,由药物的体内代谢物中发现,由临床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老药新用途中发现,由内源性活性物中发现,通过分子生物学途径发现先导化合物,由现有药物的药效基团经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化合物等。

  • [单选题]治疗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最适用的是
  • 格列齐特

  • 解析:格列吡嗪、格列喹酮适用于老年轻、中度糖尿病患者;甲苯磺丁脲半衰期4~6小时,较适用;氯磺丙脲半衰期长达36小时,不宜适用,而格列齐特不但降糖作用强,而且还具有降低血小板黏附性和改善微循环作用,故最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

  • [多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有( )。
  • 疟疾

    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过敏性休克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①特殊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炎)、寄生虫感染(疟疾)及流行性感冒。②物理化学损害,如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铅、汞等,应用化学药物如磺胺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甲状腺制剂、抗肿瘤药等。③血液病如再障、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④过敏性休克、重度恶病质。⑤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选项A、B、C、E符合题意。选项D的“糖尿病酸中毒”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E。

  • [单选题]药物用于人体后,发生结构转化或生物转化的过程是
  • 代谢

  • 解析:代谢是药物用于人体后,发生结构转化或生物转化的过程,故选D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超声医学(正高) 临床营养(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MRI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