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645到+1.645

题目: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μ的范围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 荚膜

  • 解析:霍乱弧菌主要由毒素致病,鞭毛,菌毛与细菌的运动及粘附密切相关,因此均与致病性相关,但荚膜与其致病性无关。

  • [单选题]预测乙脑疫情所需资料,下列错误的是
  • 病原体变异或变迁

  • 解析:此题是关于流行乙型脑炎的流行因素的内容。预测乙型脑炎的疫情,要抓住对该病流行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节和因素进行分析。影响乙型脑炎流行的因素有:传染源--猪的自然感染时间和感染率;传播途径--主要媒介昆虫(蚊)季节消长带毒蚊出现的早晚(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人群易感性--人群对乙型脑炎的免疫水平。可见,预测乙型脑炎的疫情不需病原体变异或变迁的信息,因此,答案E是错误的,符合题意,为最佳答案。

  • [单选题]真菌不能引起的疾病是
  • 潜伏感染

  • 解析:潜伏感染:一种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状态,在此情况下,不产生病毒。一般来说,大部分转录和翻译过程被阻断。

  • [单选题]C5
  • 是补体激活传统途径和替代途径的共同成分

  • 解析:C5转化酶定义:补体激活过程中形成的关键转化酶。经典(传统)激活途径中的C5转化酶为:C4b2a3b ;旁路(替代)激活途径中的C5转化酶为:C3bBb3b 。

  • [单选题]染色体畸变有( )。
  • 互换


  • [单选题]从症状发生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即为
  • 暴露日期

  • 解析:此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中流行过程的基本内容,考查关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起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流行病学意义之一是根据潜伏期推算受感染的日期,以追索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受感染日期+潜伏期之间→机体接触病原体→机体暴露病原体的日期,所以,答案C是最佳答案。

  • [单选题]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


  • [单选题]1999年夏季某校发生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有4889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680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 罹患率

  •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常用指标的理解。由于是对一个局部单位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描述,故应选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