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D
对超敏反应的调节 抗寄生虫感染
题目: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 )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可作为急性胰腺炎辅助诊断的检查是
腹部X线片
CT
B超
[多选题]与哮喘的发病机制有关的因素是
免疫变态反应
气道炎症
感染
神经调节机制
气道重构
解析: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
[多选题]对医院获得性肺炎而言,不恰当的起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指
所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未能覆盖潜在的致病原
致病原对所选抗菌药物耐药
抗菌药物剂量不足或给药方案不当
需要联合用药时未联合用药
起始抗感染治疗延误
解析:对医院获得性肺炎而言,不恰当的起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指1.所选抗菌药物的菌谱未能覆盖潜在的致病原2.致病原对所选抗菌药物耐药3.抗菌药物剂量不足或给药方案不当4.需要联合用药时未联合用药5.起始抗感染治疗延误
[多选题]目前所了解的GIST发生的分子基础是
c-kit基因突变是GIST发病机制的核心环节
PDGFRα基因突变对c-kit野生型GIST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多选题]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方法有
B型超声
MRCP
ERCP
EUS
[多选题]放射性胃肠道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腹痛
腹泻
恶心和呕吐
便血
胸痛
解析:一般照射总剂量在3000rad以下者很少发病。腹腔内放疗总量超过4000rad时发生症状,若达7000rad以上则发病率高达36%。症状可出现在治疗早期,疗程结束后不久或治疗后数月至数年。1.早期症状由于神经系统对放射线的反应,早期即可出现胃肠道的症状。一般多出现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恶心、呕吐、腹泻、排出黏液或血样便。累及直肠者伴有里急后重。持久便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便秘少见。偶有低热。痉挛性腹痛则提示小肠受累,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水肿、充血,严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由于神经分布的特点可出现胸痛。2.晚期症状急性期的症状迁延不愈或直至放疗结束6个月至数年后始有显著症状者,均提示病变延续,终将发展引起纤维化或狭窄。此期内的症状,早的可在放疗后半年,晚的可在10年后甚至30年后才发生,多与肠壁血管炎以及后续病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