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E

溃疡性结肠炎 痔 大肠息肉 大肠癌

题目:据统计,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解析: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1.炎症性肠病、2.结肠、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30~50%,3.其次是肠道息肉、炎症性病变和憩室。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措施正确的是
  • 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性治疗

    可用抑制胃酸分泌药

    可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可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 解析:主要是对症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1.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特殊食谱,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2.药物治疗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治疗。(1)抑制胃酸分泌药 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性地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2)促胃肠动力药 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选择性地服用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小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可能有效,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试用。(4)抗抑郁药 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5)其他 可用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铋剂、硫糖铝、麦滋林-S等。D可以应用故错误。余正确。

  •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治疗原则为( )
  • 祛邪利肺


  • [多选题]血浆蛋白经胃肠道丢失的机制为
  • 黏膜通透性增加

    淋巴管阻塞

    黏膜破损

  • 解析:胃丢失蛋白也就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而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组疾病。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1.胃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蛋白渗出或漏出。2.黏膜细胞损伤或缺失,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入肠腔。3.肠淋巴管阻塞,肠间质压力升高,使富含蛋白质的肠间质不但不能保持在间质中或被吸收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炎症区细胞外液和炎性液体渗出所致。故选ACD

  • [多选题]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的容积性泻药有
  • 甲基纤维素

    欧车前制剂

  • 解析:治疗IBS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欧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故BC正确。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推拿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中药学(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助产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