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分裂情感性生精神障碍
题目:女性,19岁,学生。因”亚急起凭空闻人语、疑人害、兴奋夸大、精力旺盛1月余”于2008年7月23日入院。诉1个月前独自在家时听见同学们议论她很坏,感觉有人在谋害她,并被跟踪、监视;同时表现兴奋、半夜里学习,。觉自己思维反应像火箭,能力无限大,可以统治宇宙。既往体健,家族史:其外婆有精神病史,具体表现不详。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发病与应激诱因无关
解析:对于本病的性质属性,国内外学者尚无一致看法。部分患者亲属中既可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又可有心境障碍患者,家族史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多因素病因学尤其是心理反应性诱因,也同样适合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可以参考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模式。有研究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而与单相重症抑郁无明显的遗传上的关系。
[单选题]下列关于短暂性抽动障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大多发病于7~12岁
解析:此题考点为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tics),为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多首发于头面部,如眨眼、耸鼻、皱额、张口、侧视、摇头、斜颈和耸肩等。少数表现为简单的发声抽动症状,如清嗓、咳嗽、吼叫、嗤鼻、犬叫或”啊”、“呀”等单调的发声。也可见多个部位的复杂运动抽动,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部分患者的抽动始终固定于某一部位,另一些患者的抽动部位则变化不定,从一种表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例如,开始为眨眼,持续一、两个月后眨眼消失,继之以斜颈。还有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症状,如有皱额.斜颈和上肢抽动等。这类抽动障碍起病于学龄早期,4~7岁儿童最常见,男性为多。抽动症状在一天内多次发生,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