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一药中只能一气一味

题目:根据气味配合的原则,错误的是( )。

解析:一药兼有数味,则标志其治疗范围的扩大。一般临床用药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材血竭原植物的科名是
  • 棕榈科

  • 解析:血竭,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 [多选题]下列生物界含N有机化合物,不是生物碱的是
  • 氨基酸

    氨基糖

    多肽

    核酸

    核苷酸

  • 解析: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光学活性。有些不含碱性而来源于植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故仍包括在生物碱的范围内。而有些来源于天然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某些维生素、核酸、核苷酸、氨基酸、氨基糖、肽类,习惯上又不属于“生物碱"。

  • [多选题]蒙药的传统剂型有: ( )
  • 汤散

    膏剂

    酒剂

    油剂

    灰剂

  • 解析:蒙药的传统剂型有8种,常用的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灰剂、油剂,另外还有酒剂、搅全剂两种,已不太常用。

  • [单选题]生用治湿热痹痛,制用治风寒湿痹或中风半身不遂的药物是( )
  • 豨莶草

  • 解析:豨莶草生用性寒,治湿热痹痛;制用性温,治风寒湿痹或中风半身不遂。

  • [单选题]治疗夏伤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者,应首选:( )
  • 滑石

  • 解析:滑石应用:1、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滑石性滑利窍,寒则清热,故能清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为治淋证常用药。若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热淋及尿闭,常与木通、车前子、瞿麦等同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若用于石淋,可与海金沙、金钱草、木通等配伍。2、暑湿烦渴,湿温初起:本品甘淡而寒,既能利水湿,又能解暑热,为治暑湿、湿温之常用药。若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可与甘草同用,即六一散(《伤寒标本》);若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胸闷,脉弦细而濡,则与薏苡仁、白蔻仁、苦杏仁等配伍,如三仁汤(《温病条辨》)。3、湿热水泻:本品既清热解暑热除湿,又利水分清泌浊,即所谓能"分水道,实大肠"。尤宜于湿热或暑湿水泻,小便不利,可与猪苓、车前子、薏苡仁等同用。治伏暑泄泻,可与藿香、丁香为末服用,如玉液散(《普济方》)。4、湿疮,湿疹,痱子:本品外用有清热收湿敛疮作用。治疗湿疮、湿疹,可单用或与枯矾、黄柏等为末,撒布患处;治痱子,则可与薄荷、甘草等配合制成痱子粉外用。故本题应D。

  • [单选题]奇恒之腑不包括
  • 解析: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它们都是贮藏精气的脏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

  • [单选题]下列药物炮制后可改变其升降沉浮的是:
  • 黄连酒炙

  • 解析: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③矫臭去腥(乌稍蛇、蕲蛇、紫河车等)。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鳖甲炮制的目的是
  • 增强入肝消积的作用

  • 解析:制鳖甲质地变酥脆,易于粉碎,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嗅矫味;醋制还能增强入肝消积作用。制鳖甲软肝散结之力较强。故此题应选A。

  •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精神病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