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同一性-角色混乱
题目: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
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短暂性抽动障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大多发病于12~15岁
解析:此题考点为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为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症状。多首发于头面部,如眨眼、耸鼻、皱额、张口、侧视、摇头、斜颈和耸肩等。少数表现为简单的发声抽动症状,如清嗓、咳嗽、吼叫、嗤鼻、犬叫或"啊"、"呀"等单调的声音。也可见多个部位的复杂运动抽动,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部分患者的抽动始终固定于某一部位,另一些患者的抽动部位则变化不定,从一种表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例如,开始为眨眼,持续一、两个月后眨眼消失,继之以斜颈。还有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症状,如有皱额、斜颈和上肢抽动等。这类抽动障碍起病于学龄早期,4~7岁儿童最常见,男性为多。抽动症状在一天内多次发生,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
[单选题]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单选题]下列综合征中何种具有昼轻夜重的规律
急性脑综合征
解析:谵妄又称急性脑综合征,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意识状态具有昼轻夜重的特点。柯萨科夫综合征(又称为遗忘综合征)是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脑病综合征(又称为痴呆综合征)表现为全面的智能障碍,包括记忆、思维、理解、计算等能力减退和人格改变。精神自动征(又称为康金斯基综合征)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多种精神病理现象。替身综合征(又称为冒充者综合征)属于一种自我功能障碍,表现为患者认为周围的某个非常熟悉的人既是亲人又是另一迫害者或保护者所化装的人。后四者均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产生的,不具有昼轻夜重的波动特点。
[单选题]以下哪种幻听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最具价值
评论性幻听
解析:评论性幻听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单选题]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EEG随着病情的恢复也逐渐恢复正常
解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差,有报道其自然死亡率为70%,采用阿糖腺苷治疗的病死率为40%;本病的EEG异常率达85%~96%,一般在急性期EEG异常程度轻,随着疾病的进展异常程度逐渐加重,在疾病的高峰期异常程度最高,随着病情的恢复EEG也逐渐恢复正常;在疾病的恢复期病毒可能潜伏于脑内一定部位,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毒再趋活跃,其复发率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