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少商、上星

题目:目赤肿痛之外感风热者,宜配用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睛明 太阳 风池 合谷 太冲 配穴 风热者,加少商、上星;肝胆火盛者,加行间、侠溪。 操作 毫针泻法。少商、太阳、上星点刺出血。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 荷梗 黄连

  • 解析: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以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解暑,共为君药。荷梗可以解暑清热,又可理气宽胸;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其功专于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泻火;竹叶清热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 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皆可治暑热耗伤气津之证,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脉虚数等。但竹叶石膏汤以石膏与麦冬为主,功善清热泻火养阴,辅以人参、半夏调和脾胃,重在清解余热,兼以益气生津和胃。清暑益气汤以西洋参、石斛、麦冬为主,功善益气养阴,重在益气养阴生津。

  • [单选题]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 肾咳之中


  • [单选题]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的穴位是
  • 臑俞


  • [单选题]清燥救肺汤原方配伍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桑叶


  •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与阳维脉循行最为密切的是( )
  • 足少阳胆经


  • [单选题]"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的穴位是
  • 隐白


  • [单选题]用于针刺十宣、十二井穴的三棱针刺法是
  • 点刺法

  • 解析:三棱针点刺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选取的主穴是
  • 阑尾、天枢、上巨虚

  •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