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疝内容物是否有血液循环
题目:判断疝是否绞窄依据
解析:腹外疝分为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等临床类型,前两者其内容物无血运障碍,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阶段,嵌顿如不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形成绞窄性疝,故疝内容物是否有血液循环为判断疝是否绞窄的依据,故本题答案为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42岁。多饮、多食10年,空腹血糖经常大于10.8mmol/L。近2个月来眼睑及下肢轻度水肿,血压160/100mmHg,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为
糖尿病肾病
解析:本题考查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分析。这位女患者虽只有42岁,但多饮、多尿、多食病史已10年。空腹血糖经常大于10.8mmol/L,可见这是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10年控制不满意,因而更易发生糖尿病性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性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本例患者在长期糖尿病控制不好的基础上,近2个月有眼睑及下肢轻度水肿,血压增高为160/100mmHg,尿蛋白(++)。患者这一段时间已有了明显肾脏损害,首先要考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无临床表现,化验检查上首先出现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随病情进展到临床蛋白尿出现,并有高血压发生。本例的尿蛋白定性已高达(++),也相当于临床肾病的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慢性肾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各备选答案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可以排除。原发性高血压长期不控制,发展到高血压Ⅲ期可累及肾脏,出现肾功能障碍、蛋白尿。本例患者血压升高轻度而肾病表现明显,更有10年控制不满意的糖尿病史,所以不是高血压。肾小球肾炎的血尿,以及管型突出,与本例不符。肾盂肾炎有急性或慢性,急性肾盂肾炎一是有高热、寒战的感染中毒症状,血象白细胞明显增高;二是有尿频、尿急、尿痛的泌尿系刺激症状、肾区叩痛;三是显微镜下尿中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而不仅仅是尿蛋白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时非常容易发展为败血症,本例可以除外;糖尿病时,尤其并发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神经性膀胱,尿潴留、膀胱扩大,继发泌尿等感染时容易发生慢性肾盂肾炎,临床主要是肾盂肾炎反复急性发作、病程多在半年以上,常有肾小管功能损害,本例没有这方面叙述。
[单选题]符合法洛四联症病理改变的是
主动脉骑跨
解析:四联症顾名思义心脏有四种畸型,即: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
[单选题](2000)昼夜体温波动的特点是
昼夜间体温呈周期性波动
解析:体温昼夜节律的特点与种系之间的差异体温呈现昼夜周期性波动。 人和昼行动物体温昼夜波动的特点是白天体温高于夜间
[单选题]鼻饲肠内营养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吸入性肺炎
解析:病人年老体弱,昏迷或胃储留,通过鼻导管是营养液时,可能出现呃逆后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肠外营养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容易发生导管脓毒症。即导管污染。
[单选题]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鉴别诊断要点为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间期的整数倍;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是基本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
解析: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为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两型,莫氏Ⅰ型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莫氏Ⅱ型表现为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倍数,故选B。
[单选题](2006)26岁,未产妇。停经48日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伴右下腹隐痛。今晨起床时突然右下腹剧痛来院。检查:血压90/60mmHg,面色苍白,下腹稍膨隆,右下腹压痛明显,肌紧张不明显,叩诊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稍大稍软,右附件区触及有压痛包块。正确诊断应是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
解析: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异位妊娠部位,常见的壶腹部。典型破裂或流产表现是腹痛和阴道出血。血压90/60mmHg,面色苍白,下腹稍膨隆,右下腹压痛明显,应该是有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
[单选题]男,25岁。一周前右足底被铁钉刺伤,未做清创处理。近日,感头痛、咬肌紧张酸胀,诊断为破伤风,其发病机制中错误的是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症状
解析: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破伤风的主要毒素痉挛毒素是外毒素,溶血毒素会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毒素也会对交感神经产生影响。故选E。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患儿开始应用泼尼松治疗,口服4周后尿蛋白转阴,改为隔日顿服,突发上呼吸道感染,尿蛋白(+++)。经抗炎治疗尿蛋白无好转,下一步治疗宜采用
泼尼松重新开始初始疗效剂量
解析:肾病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或在减量过程中复发者,原则上再次恢复到初始疗效剂量或上一个疗效剂量或改隔日疗法为每日疗法,或将激素减量的速度放慢,疗程延长。
[单选题]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不包括
承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处置措施的具体应用。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措施主要是:①应当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的资料;②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③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