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F
血管内皮损伤 心肌内膜损伤 血流动力学异常 细胞外基质降解 左房组织胶原堆积 凝血活化
题目:
患者女性,55岁,持续性房颤11天,有2型糖尿病病史,2周内频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BP160/90mmHg,CHADS2评分为4分,应用胺碘酮48小时后复律。
解析:慢性房颤的病理过程具有血栓形成三要素的全部特征,包括心房纤维颤动引发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随后发生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脱落,病程持续造成的心肌细胞外基质降解和左心房胶原成分的堆积,以及血管内皮损伤和胶原暴露刺激凝血系统活化等,使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免疫细胞表面标志常用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溶血空斑法
解析:免疫细胞表面标志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溶血空斑法是体外检测B细胞功能的方法。
[单选题]能够反映毛细血管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查项目是
BT
解析:出血时间(BT)是测定皮肤受特定条件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其反映了毛细血管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包括皮下组织与血小板黏附,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等反应,以及PC12与TXA2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