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4~6小时
题目:发热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老年人的用药时间间隔是
解析:本题考查发热的用药与健康提示。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少剂量,并注意间隔一定的时间(4~6小时),同时在解热时,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治疗瘀血停胃型胃痛的主方是( )
失笑散
[多选题]紫杉醇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包括
骨髓抑制
周围神经毒性
解析:骨髓抑制发生率高达80%,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随剂量增大而加重,可逆转且不蓄积。白细胞减少通常发生在化疗后8~10d,3周左右恢复;血小板通常在化疗的第7~10d出现最低值。神经毒性发生率30%左右,神经毒性已成为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毒性、运动神经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周围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感觉神经障碍,感觉异常、刺痛、灼热感、肢端麻木、疲乏无力,先见于手指及脚趾,一般见于用药后24~72h;运动神经毒性有肌肉疼痛、关节痛;中枢神经毒性少见,与用药剂量有关,表现为癫痫大发作。在使用G-CSF 升高白细胞数目而加大紫杉醇剂量后,神经毒性成为剂量限制性毒性。故选AC
[单选题]下列关于软膏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水溶性基质由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加水组成,需加防腐剂,而不需加保湿剂
解析:软膏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乳剂型3大类。油脂性基质是一大类强流水性物质,具润滑性,无刺激性,对皮肤有软化、保护作用,性质稳定,不易长菌。常用的油脂性基质有凡士林、固体和液体石腊、羊毛脂和羊毛醇、蜂蜡和鲸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等。凡士林吸水性差,若在凡士林中加入类脂类基质,可提高其水值而扩大适用范围,如含10%羊毛脂可吸水达50%。固体、液体石蜡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水溶性基质由天然或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组成,能吸收组织渗出液,释药较快,无刺激性,可用于湿润、糜烂创面。常加保湿剂与防腐剂以防止蒸发与霉变。硬脂酸在乳剂型基质中主要起辅助乳化剂的作用,用于油脂性基质,可增加吸水性,吸水后形成W/O型基质,但常在O/W型乳裁基质油相中起稳定、增稠作用。
[单选题]按临床试验阶段分期,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动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的试验是
Ⅰ期临床试验
解析: ⅰ期临床试验通常要求健康志愿者住院以进行24小时的密切监护.随着对新药的安全性了解的增加,给药的剂量可逐渐提高,并可以多剂量给药.通过ⅰ期临床试验,还可以得到一些药物最高和最低剂量的信息,以便确定将来在病人身上使用的合适剂量.可见,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目的在于观测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故选择A。
[单选题]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防风
[多选题]结核病呼吸系统症状的临床表现是
呼吸困难
咳痰
咯血
解析:本题考查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结核病的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②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咳痰、咯血、胸痛。
[多选题]影响巴比妥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强弱和快慢的因素有
pKa
脂溶性
5-取代基
解析:巴比妥类药物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的镇静催眠药。药物作用于中枢需有较大的脂溶性才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达到中枢神经系统。5-位上两个取代基应为亲脂性基团,其碳原子总数在4~8之间,使药物具有适当的脂溶性。此外巴比妥类药物必须有适宜的解离度才易于透过生物膜,穿过血脑屏障,因此5-位上必须有两个取代基。因为5-位上若只有一个取代基(剩余一个未被取代的氢)或5-位上没有取代基时,酸性强,pKa值低,在生理条件(pH=7.4)下易解离而不易透过生物膜,中枢镇静作用很弱或没有作用。巴比妥类为环状双酰脲类,若开环为直链酰脲则镇静催眠作用弱,在临床上已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