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剖腹探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题目:患者男,59岁,上腹部不适1个月,皮肤巩膜黄染20天,发热1周。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等,未诊治,20天前出现皮肤、巩膜发黄,大便颜色变浅,小便颜色加深,伴有腹胀,皮肤瘙痒,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等,无呕血黑便。1周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在当地医院应用抗生素治疗。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医院门诊以"梗阻性黄疸"收入院。患者病来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通畅,无明显体重下降。 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无其他地区久居史。吸烟10年,每日20支。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查体:T38.3℃。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腹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腹部未扪及明显的包块。肠鸣音4次/分。 辅助检查:腹部CT示胰头结节,约2.6cm×2.4cm,密度较低,边缘模糊,与胆总管分界不清,远端胆总管扩张,余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胰管扩张。肾、肾上腺、脾未见异常。腹腔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未见腹水征象。诊断:①胰头结节,考虑癌;②胆道低位梗阻。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解析:3.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考虑胰腺癌,且患者合并梗阻性黄疸。手术切除仍是胰腺癌有可能获得根治的最主要方法。该患者有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指征,因此,下一步治疗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空肠吻合+胆囊空肠吻合术是姑息性手术,如果探查发现肿瘤无法切除,可选用此术式。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类型水肿属中医"阳水"范围的有( )
  • 风水泛滥

    水湿浸渍

    湿热壅盛


  • [单选题]NHL淋巴结受侵下列检查最可靠的是
  • 淋巴结活检

  • 解析:淋巴结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

  • [单选题]循证医学的基本三要素是( )
  • 外部证据、患者要求、医生技能

  • 解析: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医生技能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

  • [多选题]关于睾丸肿瘤,下列不正确的是( )
  • 早期可发生淋巴结转移

    睾丸肿瘤以非生殖细胞瘤为主

    大多数精原细胞瘤患者HCG阳性

  • 解析:睾丸肿瘤95%是生殖细胞肿瘤(GCTs),GCTs是恶性肿瘤,所以D答案是正确的,不能选择。5~10%纯精原细胞瘤表现为HCG阳性,故E答案不正确。

  • [单选题]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 )
  • 气结


  • [单选题]原发性肝细胞癌最敏感的肿瘤标志是
  • AFP

  • 解析:AFP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除AFP阴性肝癌外,若AFP小于20μg/L,原发性肝癌基本不可能;AFP在100~300μg/L之间者必须进行随访,密切观察AFP的动态变化,注意可能的小肝癌AFP在350~500μg/L,或含量明显增高者,必须参考其他检查,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AFP为500~1000μg/L,且含量在短期内不断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很大,建议活检;AFP大于1000μg/L者,甚至在近期内AFP含量迅速升高,则原发性肝癌诊断基本可确定。

  • [单选题]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是( )
  • 全身化疗+局部放疗+有条件的全脑放疗

  • 解析:如果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包括其引流的区域淋巴结,如同侧肺门、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且能被纳入一个放射治疗野即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可以联合或序贯以放疗,对于不到5%的仅限于肺实质内的早期患者考虑手术治疗。局限期SCLC以同步放化疗或化疗、放疗序贯治疗为主,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治疗,同步放化疗应尽早,并应给予预防性全脑放疗,预防性全脑放疗对生存的益处显著。广泛期SCLC以化疗为主,择期行局部或转移灶治疗。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临床专业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护士资格 初级护师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