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血常规、肝功能
题目:患者女性,20岁,因“甲状腺大伴心悸、多汗、消瘦、多食、烦躁”来诊。根据放射性核素扫描及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属于阳虚和气虚共证的有( )
舌质淡胖,有齿痕
脉细虚大
自汗懒言
[单选题]进食可以显著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的药物是
左旋多巴
解析:左旋多巴如在进食时服用,特别是高蛋白饮食,可干扰药物由血浆至中枢神经的转移。在两顿饭之间用药及进低蛋白快餐可降低临床反应的波动。故选A
[单选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急诊处方应为
淡黄色
解析: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麻醉精神药品处方淡红色;急诊处方淡黄色;儿科处方淡绿色;普通处方白色。以上处方均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是何种处方。
[多选题]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新药监测期已满的国产药品,应报告的不良反应包括
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服用后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
服用后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不良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国产药品和进口药品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要求,新的不良反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的界定。
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属于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故选BCD。此题考点为考试重点。综合二个要点一起考查,难度较大。
[单选题]癫痫小发作首选药物是
乙琥胺
解析:因为乙琥胺只对失神小发作有效,其疗效不及氯硝西泮,但副作用小,所以至今仍是治疗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类型癫痫无效。
[多选题]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有( )。
头孢菌素
阿昔洛韦
瑞替普酶
依托泊苷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有:①青霉素:青霉素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极易裂解而失效,与酸性较强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促进青霉素裂解为无活性的青霉酸和青霉噻唑酸,宜将一次剂量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于0.5~1小时滴毕,既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浆浓度,又可减少因药物分解而致敏。②头孢菌素:大多数头孢菌素属于弱酸强碱盐,葡萄糖注射液在制备中加入盐酸,两者可发生反应产生游离的头孢菌素,若超过溶解度许可,会产生沉淀或浑浊,建议更换氯化钠注射液或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3mL/1000mL)。③苯妥英钠:属于弱酸强碱盐,与酸性的葡萄糖液配伍可析出苯妥英沉淀。④阿昔洛韦:属于弱酸强碱盐,与酸性的葡萄糖液直接配伍可析出沉淀,宜先用注射用水溶解。⑤瑞替普酶: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使效价降低,溶解时宜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不宜用葡萄糖溶液稀释。⑥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奈达铂:依托泊苷等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稳定,可析出细微沉淀,宜用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充分稀释,溶液浓度越低,稳定性越大。所以,选项A、B、C、D符合题意。选项E的“红霉素”属于不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品。红霉素静滴时若以氯化钠或含盐类的注射液溶解,可形成溶解度较小的红霉素盐酸盐,产生胶状不溶物,使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或结块沉淀。应先溶于注射用水6~12mL中,再稀释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此外,红霉素在酸性溶剂中破坏降效,一般不宜与低pH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可在5%~10%葡萄糖注射液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抗坏血酸钠1g)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mL,使pH升高至5.0以上,则有助于稳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多选题]对骨髓抑制作用较小的抗肿瘤药物有
长春新碱
博来霉素
解析:抗肿瘤药物大多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除博来霉素(平阳霉素,bleomycin,BLM)、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链脲霉素(STZ)、长春碱类及激素外,多数抗肿瘤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首先是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抑制,依次为白细胞(尤其粒细胞)、血小板,最后影响血红蛋白,出现全血性减少。这方面的副作用一般损伤DNA的药物次之,损伤蛋白合成的药物影响较小。
[多选题]医院药房摆放药品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按内服、外用分别摆放
按药理性质、使用频率摆放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别摆放
精神药品根据情况单柜或单抽屉存放,麻醉药品按"五专"单独加锁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