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碱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

题目:以下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错误的是

解析: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①基因突变;②细胞癌变过程时原本不表达的某些基因被激活;③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糖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④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⑤某些基因产物尤其是信号转导分子的过度表达;⑥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目前尿素自动化分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 )
  • 尿素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 解析:早期通过定氮法测定尿素中含氮量来表示尿素的含量(这就像化肥中尿素含量以含氮量表示其有效成份一样),故称之为尿素氮,即“尿素之氮”。后来一些方法虽然测定的是完整的尿素(特别是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的酶法),目前尿素自动化分析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尿素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 [单选题]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
  • 小红细胞干扰

  • 解析: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说明引起脱尾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的血小板大,但MCV低于正常说明有小红细胞的存在。

  • [单选题]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解析:NAP主要存在于成熟粒细胞,故呈阳性反应,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阴性,类白血病反应阳性。

  • [单选题]下列哪项理化因素不可以破坏补体
  • 冷冻

  • 解析:补体的性质很不稳定,易受理化因素的影响,加热、紫外线照射、机械震荡、酸碱、酒精可以破坏补体,在-10℃可以保持活性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56℃,30min可以灭活。

  • [单选题]下列有关细菌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 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 解析: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形闭合的双股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质粒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 [单选题]肾小球病变时,不易见到的是
  • 白细胞管型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眼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药学(士)(代码:101)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PRK-LASIK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