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急性心肌梗死
题目: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解析:心室颤动的病因有:①冠心病,尤其是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②原发性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③瓣膜病;④原发性和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⑤病窦综合征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严重心动过缓;⑥电击或雷击;⑦低温;⑧洋地黄、肾上腺素类药物过量;⑨少数预激综合征;⑩少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故答案为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诊断主要是依靠
胸片显示有多发性脓肿或脓胸、肺大疱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为化脓性炎症,故最有诊断价值的是胸片显示有多发性脓肿或脓胸、肺大疱。故正确答案选D。
[单选题]某呼吸衰竭患者,在应用辅助呼吸和呼吸兴奋剂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颊潮红、肌肉颤动等现象,考虑为( )
呼吸兴奋剂过量
解析:呼吸兴奋剂常规剂量应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高,当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血压增高、心悸、心动过速、咳嗽、呕吐、皮肤瘙痒、震颤、肌强直、出汗、颜面潮红和发热等。中毒时可出现惊厥,继之则中枢抑制。
[单选题]静脉输液和输血使液体进入体内的原理是利用
液体静压
解析: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药液或血液输入静脉的方法。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
消化性溃疡
解析: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溃疡病约占半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1/4,近年来急性出血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伴发出血的病例也有所增长,约有5%左右病例的出血病灶未能确定,即使剖腹探查也未能找到出血原因。故答案为C。
[单选题]患者,女性,54岁。患肝硬化8年,近日出现大部分时间昏睡,可唤醒,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脑电图异常,锥体束征阳性。此时该患者处于并发症的
昏睡期
解析:肝性脑病的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存在或加重,扑翼样震颤仍存在,肌张力增加,脑电图有异常表现,锥体束征呈阳性。
[单选题]患者,男,55岁,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入院,应将患者安置于下列哪种病房
危重病房
解析:急危重患者应安置在危重病房或抢救室。
[单选题]患儿.8个月。因佝偻病、中度等渗性脱水入院,经输液治疗后脱水纠正,出现面肌抽动,首先考虑的是
低钙血症
解析:佝偻病患儿维生素D缺乏,但在脱水时,由于血液浓缩和离子钙增加,可不出现低钙症状。输液后血钙被稀释,脱水被纠正后离子钙减少,所以低钙血症多在脱水被纠正后发生。临床以低钙血症多见。题干叙述“出现面肌抽动”,由于钙离子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低钙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可出现肌痉挛,故选B。
[单选题]患者,男,34岁,反复中上腹饥饿痛、反酸4年,每年冬季发作。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小弯侧一0.5cm×0.8cm轮廓外龛影,经诊断为胃溃疡。入院后因饮食不当引起大出血。下列哪项表现与本病不符
突然昏厥
解析: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有腹痛(多表现为餐后加重)及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该患者出现大出血,可引起黑便;若出血量过大,可导致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单选题]该男婴最可能是
生理性黄疸
解析:生理型黄疸多发生于新生儿出后2~3天,一般状况良好。血清胆红素浓度<205.2μmol/L故E 正确。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故A不正确。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以先天性黄疸最为常见,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故B、C不正确。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故D不正确。故选E。解题关键: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是由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多所致。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 (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他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 (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