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题目:某女,25岁,反复巩膜黄染4年,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2cm,脾肋下7.2cm,检验结果:Hb75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RC9%;总胆红素34μmol/L,间接胆红素28μmol/L,HbsAg(+),Coombs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减低见于阻塞性黄疸,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IDA等。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急非淋白血病M2与M1型的主要区别是
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
解析:急非淋白血病M2与M1型的主要区别是: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不同,M1型原始粒细胞大于90%,M2型占30%~89%。
[单选题]在pH6.5磷酸盐缓冲液中,泳向阳极的血红蛋白为
HbH
解析:pH6.STEB缓冲液醋酸纤维素膜电泳主要用于HbH和HbBarts的检出,HbH等电点为5.6,在pH6.5缓冲液中电泳时泳向阳极,HbBarts则在点样点不动,而其他血红蛋白都向阴极移动。
[单选题]成人需要进行骨髓检查时,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是
髂后上棘
解析:骨髓检查采集的部位由多种因素决定,如年龄、骨髓分布、患者状况和医生经验等,一般而言常用的穿刺部位有胸骨、棘突、髂骨、胫骨等处。髂后上棘处骨皮质薄、骨髓腔大、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故为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
[多选题]探针设计的原则包括
针对同一待测靶基因可设计若干探针序列,这些探针序列互相之间尽可能不覆盖,或有最小覆盖
应避免选择细胞中含量丰富的rRNA、tRNA的互补序列或相近序列作为探针
探针长度一般为16~25bp,(G+C)%应在40%~60%
增加相近序列的参考寡核苷酸探针,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
[单选题]粒红比例5:1时,与下列何者不符( )
急性失血性贫血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较易在血清中发现抗SSA抗体的是
干燥综合征
[单选题]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
磷酸二羟丙酮
[单选题]对人类而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
大肠杆菌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