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中上腹部

题目:男性,50岁。反复上腹痛20年,常发生在餐后半小时,近2个月腹痛节律性消失,胃纳减退,大便每日一次、成形,服用制酸剂无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通因通用"适用于( )
  • 食积泄泻


  • [单选题]旋覆花配伍赭石同用,可增强( )
  • 降逆下气之功


  • [多选题]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措施包括( )
  • 病原治疗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应用血管活性物质

    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 [多选题]肝性脑病时出现脑水肿的原因是
  • 脑组织中毒性物质的贮留

    治疗时输入大量的葡萄糖液

    缺氧

  • 解析:肝性脑病脑水肿发生机制有:(1)细胞毒性机制:见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Koto等细胞毒性机制作用。该机制认为氨和谷氨酸结合成谷氨酰胺,后者在钠-钾ATP酶的作用下随Na+进入脑神经细胞内,同时带入一定量的水,参与脑水肿的形成,另外脑缺氧、中毒等均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2)血管源性机制:认为血-脑脊液屏障受损引起脑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液成分渗漏于脑组织产生脑水肿。多见于慢性肝性脑病。(3)细胞外间质的扩张即间质性脑水肿或脑积水。(4)脑血管内凝血:脑水肿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嗜睡、视物模糊、血压升高、球结膜水肿等,严重时可出现瞳孔大小不等,呼吸改变,甚至呼吸骤停。另外尚有低钠血症、水中毒、内毒素血症及低血糖、低白蛋白血症等诸多因素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近年来脑水肿的发生已较前减少,可能是与微循环紊乱和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关。

  • [多选题]霍乱的主要临床症状有
  • 脱水

    循环衰竭

    酸碱失衡

    呕吐

    急骤、剧烈腹泻


  • [多选题]关于发热待查患者进行血培养检查的正确描述是( )
  • 采血量应在8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L-型细菌

    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停药48~72小时后采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

    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战期多次采血培养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