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患者男性,69岁。因头晕、心悸1天入院。入院时查血压80/40mmHg,为稳定患者血液循环,现给予补液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现需进行何种监测了解血液循环情况
  • 正确答案 :B
  • 血压监测

  • 解析:患者目前循环不稳定,需进行血压监测。

  • [单选题]《2010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对婴儿及青春期前儿童患者实施双人心肺复苏(CPR),其按压:呼吸比例为
  • 正确答案 :C
  • 15:2

  • 解析: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规定:按压/通气比例,单人或双人对成年人施救时统一为30:2,专业急救人员对婴儿及青春期前儿童进行双人CPR时,可采用15:2,新生儿为3:1。

  • [单选题]以下是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但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气胸

  • 解析:气管插管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插管误入食管;插管过深致单肺通气;声带损伤、狭窄;气管插管被痰痂或血块阻塞造成窒息;气管-食管瘘等。而气胸为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故答案为D。

  • [单选题]细菌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 正确答案 :A
  • 细菌毒力

  •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4.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指细菌在黏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起到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疼痛学(正高) 核医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