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增强骨骼强度

题目:西医学认为拔罐疗法能够引起体内的生物学效应,以下哪种功能是拔罐疗法不能达到的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杏苏散的组成药物
  • 荆芥、防风

  • 解析:杏苏散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凉燥伤肺,营卫受邪所致。治当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方中苏叶疏散风寒,发汗解表,宣利肺气,使燥邪从外而散;肺气上逆,以杏仁降肺止咳化痰,与苏叶相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宣降气机,共为君药。肺气不宣,以桔梗宣利肺气止咳,助苏叶以宣开肺气;前胡疏散风寒,降气化痰,助杏仁降肺止咳化痰;肺气不利,以枳壳宽胸理气;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橘皮理气化痰燥湿;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痰生之源;生姜助苏叶解表散风寒,共为臣药。大枣、甘草补益肺气,与生姜相配,调和营卫,通行津液,并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疏散风寒,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之效。

  • [单选题]风温病名首见于
  • 《伤寒论》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病理学(正高) 护理学(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中医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