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输同型血,即交叉配血的主侧和次侧都不凝
题目:输血原则是:
解析:输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同型输血,输血前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即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交叉配血主侧;在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称为交叉配血次侧,若主侧出现凝集反应为配血不合,绝对不能输血;若主侧、次侧均不发生凝集即配血相合,可以输血;若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与配型基本相合,可在紧急情况下话应少量、慢速输入,降低输入血清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可能性,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后天获得的红细胞膜的因素所致。
[单选题]下列是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稀释液作用的正确叙述,但除外( )
使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均匀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检测原理是: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的白细胞,并将嗜酸性粒细胞着色,然后滴入细胞计数盘中,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
[多选题]MCV减低见于
缺铁性贫血
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解析:小细胞性贫血可导致MCV减低。
[单选题]正常成人骨髓造血分布区域下列不符合的是
下肢股骨远心端
解析:成人期造血分布区域为扁骨、椎骨以及管状骨的骨骺端而不是远心端,故选C。
[单选题]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CFU-GM培养,其集落数分别是:患者骨髓培养明显减少,患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正常,患者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后培养也正常,则其发病机制是
造血干细胞缺陷
解析:该患者个人骨髓培养CFU-GM明显减少,说明可能是造血干细胞缺陷或体内存在造血抑制因子;而患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正常,说明该患者缺乏某种CFU-CM正常生长的因素,患者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也正常,说明患者体内无抑制造血存在的因子,综合上述结果患者存在造血于细胞缺陷。
[单选题]引起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因素不包括
妊娠中期
[单选题]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五个批号的测定结果分别为5.00mmol/L、4.60mmol/L、4.00mmol/L、3.20mmol/L、3.70mmol/L,相应的五批号的靶值分别为5.25mmol/L、5.00mmol/L、4.50mmol/L、3.50mmol/L、4.00mmol/L;其评价标准为靶值±10%。此次血糖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为
80%
解析:根据公式偏倚=(测定结果-靶值)/靶值×100%,分别计算出五个批号血糖的的偏倚,然后判断是否在评价标准的可接受范围内,经计算四个批次结果可接受,因此血糖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为80%,故选C。
[单选题]下列哪个是选择性培养基
SS平板
解析:SS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单选题]按NCCLSEP6进行线性评价时,推荐的标本数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