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湿温潮热

题目: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者,属

解析:湿温潮热 身热不扬,午后明显 头身困重 湿热郁蒸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头针针刺手法,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达到
  • 200次左右


  • [单选题]任脉与督脉、冲脉的交会穴是( )
  • 会阴


  • [单选题]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错误的是
  • 所有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 解析:医院感染的概念   广义概念:是指患者因住院、陪诊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者在医院期间是否发病,均属医院感染。   狭义概念:仅指住院患者发生的感染,平时所提及的医院感染即此类情况。

  • [单选题]小儿遗尿,治疗选穴主要选取( )
  • 任脉及背俞穴


  • [单选题]《金匮要略》将黄疸病以( )分类
  • 病因

  •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 [单选题]位于大陵穴直上2寸的穴位是
  • 内关


  • [单选题]下列药物的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 雷丸入汤剂宜先煎

  • 解析: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暖肝煎的组成药物
  • 炮附子

  • 解析:暖肝煎: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

  •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疼痛学(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内分泌学(副高)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