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支气管哮喘
题目:男性,30岁。呼吸困难2天就诊,发病前有鼻痒,喷嚏。继往有类似病史。体检:呼吸20次/分,双肺闻及呼气末哮鸣音,心率96次/分,律齐。
解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诊断标准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肺功能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胞浆主要病理改变是
路易小体
[单选题]大肠杆菌O14引起的与人体结肠上皮细胞有交叉反应抗原的疾病是
溃疡性结肠炎
[单选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以上均是
[多选题]间歇正压通气的特点有
吸气期是正压
呼气末压力降至零
可加用PEEP
是机械通气的动力
解析:间歇正压通气(IPPV):是一种完全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呼吸机按照设定的潮气量、吸气流量、吸气时间和呼吸频率给予通气。其优点是:保证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多数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全部的通气支持。所以特别适合于无明显自主呼吸的病人。缺点是气道压力变化比较大,有可能出现过高的压力,气压伤的可能性比较大。通气参数的设定难以完全适合病人的需要,也不能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而变化,所以其人机同步性较差,对于有明显自主呼吸的病人,比较容易出现人机对抗、病人感觉不舒适、过度通气或吸气流量不协调等。间歇正压通气吸气期气道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压入肺内,呼气期气道压与大气压平衡胸肺弹性复位驱使肺内气体呼出的通气模式。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间歇正压通气的特点有吸气期是正压,呼气末压力降至零,可加用PEEP,是机械通气的动力,是一种完全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
[单选题]A/H5N1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主要的识别和结合受体为细胞表面的
α-2,3-糖苷唾液酸
[单选题]下列关于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错误的是
低血糖—高血糖矛盾现象—增加碳水化合物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