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F
结肠旋转下降异常 肠套叠
题目:女性,35岁。反复腹痛、腹泻4年,情绪紧张时加重。体检无异常,多次大便常规和培养正常。肠镜未见异常。
解析:1.肠运动异常 IB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肠运动功能异常。有研究发现IBS患者空肠段丛集状收缩波(discreted clustered constrictions,DCCs)及回肠推进性收缩波(prolonged propagated constrictions,PPCs)增多,且与痉挛性疼痛一致。腹泻型IBS患者白天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出现次数增多,周期缩短;在Ⅱ期和进餐后有较多的空肠收缩;结肠显示大量的快速收缩和推进性收缩;近段结肠快速通过且与大便的重量呈正相关;2.感觉异常 IBS患者的腹痛阈值较正常人低,因此对标准的结肠扩张产生过度的感觉。这种感觉异常与丛集运动异常的协同作用是IBS患者出现痉挛性疼痛的主要因素。精神压力、焦虑加重患者结肠扩张时的疼痛感觉。3.分泌异常 IBS患者小肠黏膜对刺激性物质的分泌反应增强。结肠黏膜分泌黏液增多。EF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诊断结肠癌时,可选择检测的肿瘤标志物
CA242
CA19-9
CEA
解析:1.糖类抗原242(CA242) 在胰腺癌或结直肠癌时,血清CA242表达升高。2.糖类抗原19-9(CA19-9) 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达82%,浓度和肿瘤体积之间无相关性。几乎所有CA19-9水平超过10,000U/ml的患者都存在远处转移。3.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个结肠癌标志物,CEA又不同程度的出现在其他很多肿瘤中,如结肠外的其他消化道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甲状腺癌, 故BCD正确。
[多选题]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
主运化
主升
主统血
[多选题]关于消化性溃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十二指肠的起病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胃溃疡用制酸剂止痛的效果不好
胃溃疡好发年龄平均比十二指肠溃疡大
药物(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所引起的多为胃溃疡
解析:1.十二指肠易恶变成癌错误正确为胃溃疡已癌变。2..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十二指肠溃疡。故A正确。3.对胃溃疡病应主要选择增强黏膜抵抗力的药物,如生胃酮、胶体次枸橼酸铋和硫糖铝等。传统的抗毒蕈碱。故B正确。4.药物。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约有10%~25%患者发生溃疡病,其中以胃溃疡更为多见。故E正确。
[多选题]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 )
按肌肤
按胸胁
按脘腹
按手足
按腧穴
[多选题]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解析:胃、十二指肠疾病:常见病种有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宫能症等。故BD正确。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为( )
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
肝性脑病的诱因
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
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
扑翼样震颤和典型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解析:1. 由于各种原因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或门体分流术后引起,常有肝细胞变性坏死,A正确。2. 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B正确。3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者。C正确。4.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血氨测定 约75%HE病人血氨浓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多,急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少。但血氨升高,并不一定出现肝性脑病,所以血氨浓度升高,对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D正确。5.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变化对本病诊断与预后均有一定意义。正常脑电图波幅较低,频率较快,波型为α波。随着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频率减慢,波幅逐渐增高,波型由α波变为每秒4~7次的θ波则提示为昏迷前期,如变为对称的、高波幅,每秒1.5~3次的δ波则为昏迷期表现。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E正确。
[多选题]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
15年以上的残胃炎
腺瘤型胃息肉
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
解析:胃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两个方面. 一,癌前期状态 为临床概念,指胃癌前期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腺瘤型胃息肉,残胃炎,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巨大胃黏膜皱襞症等. 二,癌前期病变是病理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称异型增生,故AB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