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继续使用Trastuzumab,监测LVEF,原方案化疗

题目:患者男,55岁。食管癌术后1年余,进食哽噎2月余。 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胸骨后不适。于当地医院行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下段占位。遂至医院,胃镜检查结果示食管低分化腺癌,CT、超声等检查未发现转移病灶。排除手术禁忌后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示食管下段低分化腺癌,肿瘤侵及黏膜下层,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3),上下切缘未见癌转移。术后恢复良好,体力状态正常。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吸烟20年,每天1包,已戒烟2年。偶尔饮酒,无其他不良嗜好。手术后3周时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2次/分,血压127/87mmHg。神志清,精神可,体型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肋下可见一术后瘢痕,愈合良好。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均正常,生化检验:ALT 16U/L,AST 10U/L,TP 63g/dl,ALB 31g/L,Cr 1.0mg/L,BUN 28mg/L,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乙肝五项均阴性。

解析:4.Trastuzumab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其心脏毒性,开始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须密切监测LVEF,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停止Trastuzumab治疗至少4周,并每4周检测1次LVEF,待LVEF回升后再考虑恢复使用Trastuzumab:①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6%;②LVEF低于该检测中心正常范围并且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0%。故本例患者不需停止使用Trastuzumab,继续监测LVEF即可。而复查后原方案的疗效评价为SD,属稳定,不需更改方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泄泻发病外因中主要的邪气是( )
  • 湿邪


  • [多选题]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
  • 朱震亨

    李杲

    张从正

    刘完素


  • [多选题]下列不是T细胞杀伤肿瘤的效应机制的是( )
  • 活化的CTL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肿瘤需要协同刺激分子的辅助

    T细胞可以通过ADCC途径杀伤肿瘤

  • 解析:T细胞可以通过裂解性杀伤肿瘤,活化的CTL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肿瘤可单独完成。

  • [单选题]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时,下列可能性最小的疾病是
  • 颅内肿瘤淋巴结转移

  • 解析:脑组织缺少淋巴引流,转移到颈部淋巴结的极其罕见,多为沿着脑脊液的流动而播散。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重于湿证"的临床特点的是( )
  • 黄疸晦黯如烟熏

    舌质淡苔白腻

    脉濡细


  •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8个月前曾因葡萄胎行清宫,现再次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间断痰中带血丝,妇检示:阴道壁可见紫蓝色结节,胸片见双肺团块状影,查血HCG>100000U/L,阴道壁结节活检示未见绒毛结构。该患者首选治疗为
  • 化疗

  • 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35岁女性患者,8个月前曾患葡萄胎,现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痰中带血丝,阴道壁可见紫蓝色结节,双肺见团块状影,血hCG>100000U/L,且阴道壁结节活检示未见绒毛结构,以上均符合绒毛膜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首先考虑绒毛膜癌的诊断;葡萄胎发生后6个月到1年期间,发生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均有可能,而其他选项均支持绒毛膜癌的诊断;绒癌肺转移分期为Ⅲ期,其他内脏转移,分期为Ⅳ期;绒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而不是手术和放疗。

  • [多选题]疾病的转归,取决于邪正的盛衰,其病理变化有( )
  • 邪祛正未复

    正虚邪恋

    正胜邪退

    邪盛正衰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副高) 骨外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CT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