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心肌炎
题目:患者女,24岁。2周前发热,体温.38℃,伴咽痛,流涕,治疗好转。2天来感胸闷,气促;心电图示普遍导联ST-T波改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化验血沉增快,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解析:心肌炎心电图常见S-T改变,包括ST段轻度移位和T波倒置。合并急性心包炎的患者可有aVR 导联以外ST段广泛抬高,少数可出现病理性Q波。可出现各型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炎血液生化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急性期或心肌炎活动期心肌肌酸激酶( CK-MB),心肌钙蛋白增高。结合患者发热,体温升高等临床表现可诊断该患者为心肌炎。故选B。解题关键:心肌炎心电图示普遍导联ST-T波改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化验血沉增快,CPK增高。考生应掌握疾病特征予以辨别。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判断颅脑损伤患者有无颅底骨折,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脑脊液漏
解析:颅底部硬脑膜与颅底粘连较紧,容易随骨折撕破。颅底与鼻窦及中耳鼓室相邻近,所以颅底骨折会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单选题]外伤后胸壁软化的原因是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解析:多根肋骨多处骨折,局部胸壁可因失去完整的骨性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而不随其余胸廓向外扩展;呼气时则相反。这类胸廓又称连枷胸。
[单选题]体温上升期患者表现为
畏寒、皮肤苍白、无汗
解析::体温上升期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患者畏寒、皮肤苍白、无汗。
[单选题]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单选题]5岁小儿平均血压正常的是
90/60mmHg
解析:小儿血压偏低,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岁以后收缩压可按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x2+80mmHg,或收缩压=年龄×0.26+10.7kPa,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故5岁小儿按公式计算收缩压为90mmHS;,舒张压为60mmHg。
[单选题]患者,男性,61岁。因“腹胀、尿少10天”收入院,因关节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实验室检查提示乙肝两对半阳性,B 超示“肝硬化腹水”。考虑该患者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
病毒性肝炎
解析:该患者乙肝两对半阳性提示有乙肝病毒感染史,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病史中无饮酒、循环障碍、营养失调的证据,而药物方面阿司匹林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对胃肠黏膜有损害作用,与肝硬化关系不大。故考虑该患者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故答案为E。
[单选题]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症状是夏柯( Charcot)三联症,其包括
腹痛、黄疸、寒战高热
解析:胆管结石合并感染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Charcot三联症是:腹痛、高热寒战、黄疸,而腹痛、高热寒战、黄疸与休克和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称为Reynolds五联征。故答案为E。
[单选题]患者,27岁。因交友情感受挫,自服农药,被同伴急送医院,护士为中毒者洗胃前先抽取胃内容物再行灌洗的主要目的是
减少毒物吸收
解析:中毒者洗胃前先抽取胃内容物再行灌洗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毒物吸收,所以选项B是最佳选项。解题关键:减少毒物的吸收在药物中毒抢救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