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患侧椎动脉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呈现反向血流
题目:某患,男,42岁,近期发现,右上肢无力,来院就诊,体检发现双上肢血压相差4.0kPa。临床怀疑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其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等原因造成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无名动脉近心端发生狭窄或闭塞后,对侧椎动脉血流经过基底动脉反流至患侧椎动脉再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的病理过程是患侧椎动脉出现反向血流的原因。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最常见的儿童肾实质性肿瘤是 ( )
Wilms瘤
[单选题]关于主动脉瓣赘生物的超声特点,错误的是
一般活动度小
解析:瓣膜赘生物形成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赘生物的直接征象有:①赘生物呈团块状、息肉状或绒毛絮状中等强度回声,直接附着于瓣膜上、室壁上、室间隔残端上、动脉壁上或有蒂相连。随血流飘摆于心腔内或大动脉内;②赘生物有"外来植入物感",多突出于心脏正常结构的轮廓之外;③早期出现的赘生物回声较弱,比较均匀,陈旧的或有钙化的赘生物回声较强,后方可伴声影,赘生物的形态在不同切面或不同的时期差异较大;④赘生物可单发或多发,可同时出现在两个以上瓣膜,也可一处出现多个赘生物;⑤赘生物大小不等、大的直径为20~30mm,小的直径为1~2mm,边缘多模糊,呈蓬草样或毛刺状改变,内部回声多不均匀。
[单选题]患者,男,14岁,心脏超声检查示室间隔膜部一瘤样突起,由三尖瓣隔瓣、腱索、纤维素组成,诊断为
假性膜部瘤
解析:假性膜部瘤由三尖瓣隔瓣、腱索、纤维素组成,是室间隔缺损愈合的结果。
[单选题]自体脾移植是将脾切成什么形状移植于哪一部位内:
薄片、碎粒、脾糊;脾床、大网膜、腹膜后、腹直肌
解析:自体脾移植:①将切下的破裂的脾脏连同血管钳置放在盛有4℃平衡液的容器内。②连同脾门的脾组织一起剪除,放尽脾内的积血。以备用的冷平衡液冲洗脾脏。切取1/3以上的健康脾组织,将其切成若干脾块或者薄片。③展开大网膜,将已制备好的脾组织块置入大网膜内、腹膜后或腹直肌处。
[单选题]以下哪项为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主要指标
挤压远端肢体放松后出现反流,持续时间>1.0秒
解析:深静脉瓣反流超过1s提示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
[单选题]下列关于多囊肝的描述错误的是
约50%的病人伴有胰腺的多囊性改变
解析:多囊肝为先天性疾病,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中、老年人,囊肿的大小可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可伴其他脏器的多囊性改变,如肾脏、胰腺,胰腺多囊性改变较少。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发热、右季肋部疼痛2天,白细胞增高,超声检查右肾体积增大,其上部见一形态不规则低回声区,范围约46mm×43mm,边界不清楚,病灶内可见小片液化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肾脓肿
解析:患者发热、右季肋部疼痛,白细胞增高,首先考虑炎症可能;超声检查右肾体积增大,见规则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楚,可见小片液化区,则考虑脓肿形成伴液化。
[单选题]患者,女性,40岁,临床诊断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其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
病灶处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形态呈高阻型
解析: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包括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处见丰富血流,频谱呈低阻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