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强迫模仿

题目:属于影响行为的学习因素的是

解析:1.学习是行为发展的促进条件。人类一般通过三种学习方式来发展行为。第一种学习方式是模仿,人们往往通过无意模仿获得日常生活行为;通过有意模仿获得自己崇拜、羡慕的行为,如演员的举止等;通过强迫模仿获得规定行为,如队列训练等。【该题针对“影响行为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2.遗传因素与人类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基因不仅影响行为,还决定人的一系列行为性状和趋势。基因的传递,使人类在长期进化中获得的部分行为得以继承,而基因的复杂性导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该题针对“影响行为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5个月的婴儿,生长发育良好,足月顺产,母乳喂养,一直按照预防接种程序进行接种,问他现未接种过疫苗是
  • 麻疹减毒活疫苗

  • 解析:卡介苗出生时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2、3、4月龄接种,百白破混合疫苗3、4、5月龄接种,乙肝疫苗是出生时开始接种第一次了。所以答案选C,是8月龄开始接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计划免疫(免疫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减少或避免破坏性冲突发生的措施不包括
  • 奖励持异议者

  • 解析:减少或避免破坏性冲突发生的措施包括对组织成员加强全局观教育,重视沟通,运用领导榜样的影响力,及时发现产生破坏性冲突的因素,故选A。

  • [单选题]DIC病人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 取血时血液不易抽出,血易凝固

  • 解析:DIC病理变化分为三期:第一期为高凝期,在促凝物质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液中易有血栓形成。严重病人皮肤上出现淤点或紫斑。实验室检查见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黏附性增高。最早征兆是护士抽血取化验标本时,发现血液不易抽出,血易凝固。

  • [单选题]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是
  • 利多卡因

  • 解析:利多卡因是抗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能抑制心室的异位激动。

  • [单选题]急性肾衰病人营养摄入正确的是
  • 低蛋白、高糖、多维生素

  • 解析:少尿期初期禁食蛋白质3天,热量供应以糖为主。3~4天以后采用低蛋白、高糖、多种维生素饮食。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体内最先升高、特异性最高的酶是
  • CK-MB

  • 解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其诊断特异性高。此外,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肌酸激酶(CK)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起病8~10小时升高,2~3日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起病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日恢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预防结核杆菌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
  • 卡介苗接种

  • 解析:预防结核杆菌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是卡介苗接种.

  • [单选题]护士需联系并协调与有关人员及机构的相互关系,维持一个有效的沟通网,以使诊断、治疗、救助与有关的儿童保健工作得以互相协调、配合,保证小儿获得最适宜的整体性医护照顾。这体现儿科护士的哪个角色
  • 健康协调者

  • 解析:健康协调者:护士需联系并协调与有关人员及机构的相互关系,维持一个有效的沟通网,以使诊断、治疗、救助与有关的儿童保健工作得以互相协调、配合,保证小儿获得最适宜的整体性医护照顾。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知识点进行考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疼痛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