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要征得病人知情同意
题目:某病人要做腰穿检查,病人有恐惧感,从医德要求考虑,临床医生应向病人做的主要工作是
解析:临床诊疗道德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和特殊医德要求,是医德原则、规范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具体运用。①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②最优化原则;③知情同意原则;④保密守信原则。知情同意原则指在临床过程中,医务人员在为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后,必须向病人提供有关诊疗的必要信息,使病人或其家属在深思熟虑后自主地作出选择,并以相应的方式表达其接受或者拒绝此种诊疗方案的意愿和承诺。故选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不恰当的是
高蛋白质
解析: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由于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氨,而肝功能衰竭时,不能充分将肠道吸收入血的氨转变为尿素,使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的损害。因此发生肝性脑病时,饮食上应注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免肠道产生过多氨吸收入血,故本题选D。
[单选题]男,61岁。患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已10年,此次因主动脉瘤入院手术,手术中出血约1500ml,手术中,输液1400ml,输红细胞悬液7单位。处置中以输液和红细胞为主,未输全血,其主要理由是
输液加红细胞足以处置此手术出血,输大量全血容易导致循环超负荷
解析: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是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可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可能与输入的全血中含有粒细胞或单核细胞HLA抗体有关,因此选D。
[单选题]对甲类传染病实施隔离措施时,应当遵循的公共卫生处理原则不包括
以病人为中心原则
解析: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蔓延。公共卫生伦理原则包括全社会参与原则、社会公益原则、社会公正原则、互相协同原则、信息公开原则。故本题选C。
[单选题]患儿女,3岁。自幼体弱,多次患肺炎。查体: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有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脉压增宽。最可能的诊断是
动脉导管未闭
解析:此题为临床应用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小儿几种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能力。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左向右分流,导致肺血增多易并发肺部感染。本例心脏杂音部位及性质均典型,不难与房、室间隔缺损鉴别。艾森门格综合征为房或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晚期,右心室压力高于左心室时,血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永久性青紫。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早期出现青紫是其主要表现。
[单选题]关于脊髓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早期一般不出现脊髓休克现象
解析: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脊髓症状急骤发生,多为双下肢的麻木和麻刺感、病变相应部位的背痛。病变节段围绕躯体的束带状感觉。在2~3天内进展至高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括约肌障碍。若起病急且病变广泛而严重,则瘫痪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是为脊髓休克。一般休克期约为2~4周。如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或褥疮则可延长至数月,影响预后。如无重要合并症,3~4周后进入恢复期。通常自发病后3~6个月可基本恢复,少数病例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所以选项E描述有误。
[单选题]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维生素类
解析:①每克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机体内完全氧化,可分别供给16.7、37.7、16.7kJ(4、9、4kcal)的能量,淀粉类物质在体内可转化为糖,产生能量。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糖、脂肪、蛋白质、淀粉类。②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不产生能量,人体需要量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