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题目:(2013)男,67岁。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气短1周。查体:T36.8℃,双肺呼吸音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患者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有肺部症状和体征,尤其叩诊呈过清音,为慢阻肺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阶段腰椎最常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是
LA-5改为L4-5
解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单选题]妇女的老年期保健不包括
多与子女沟通交流,保持家庭关系紧密
解析: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接近绝经时出现的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由于在围绝经期内性激素的减少可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围绝经期保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
1.通过多途径健康宣教,使围绝经期妇女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生活,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并保持心情愉悦。指导其保持外阴部清洁,防止感染。此期是妇科肿瘤的好发年龄,每1~2年定期进行1次妇科常见疾病和肿瘤的筛查。
2.为预防子宫脱垂和张力性尿失禁发生,应鼓励并指导妇女进行缩肛运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积极防治绝经前期月经失调;对绝经后阴道流血者,给予明确诊断。
3.在医师的指导下,必要时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或补充钙剂等综合措施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
4.指导避孕至停经1年以上,宫内节育器绝经1年后取出。
[单选题]符合慢性胃炎临床表现的是
反复上腹部胀痛,餐后加重伴嗳气,无周期性
解析:慢性胃炎患者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加重。
[单选题]细菌性痢疾肠黏膜的炎症类型是
纤维素性炎
解析: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渗出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白细胞共同形成膜状物覆盖在黏膜表面,又称假膜性炎。如细菌性疾病时,肠黏膜表现形成假膜。化脓性炎是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可分为脓肿、蜂窝织炎及表面化脓和积脓三种类型。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喉头浆液性炎造成的喉头水肿可引起窒息。
[单选题]成人,体重60kg,烧伤,于下午4时,送入医院急诊室,检查:意识清,能合作,心率100次/分,血压120/84mmHg,面部、胸、腹部,两前臂、两手及两小腿和足部Ⅱ、Ⅲ度烧伤,下午5时开始静脉输液,6时入手术室、清创,晚上8时送病房,烧伤后第一个24h应补给胶、晶体液计算量为
6200ml
解析: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面积大、症状重者需快速输注,但对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却应避免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肿。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输注的半量。第3日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为目的。低渗糖不宜过快,重症病人补充碳酸氢钠。面部3%、胸、腹部13%,两前臂6%,两5%,及两小腿13%,足部7%,3+13+6+5+13+7=47补液:47×60×1.5=4230ml再+生理需要量2000ml;故总量为6230ml。
[单选题]葡萄球菌感染灶内浸润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中性粒细胞
解析:细菌感染升高的是中性粒细胞。病毒感染升高的是淋巴细胞。
[单选题]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
发热第1~2天开始出皮疹并于1天内出齐
解析:风疹与麻疹的疹子均为全身性分布,故不选A;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而非充血性斑丘疹,故不选C;上呼吸道症状并非麻疹独有,风疹也会有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D项错误;两者WBC数都减少,故不选E;麻疹为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体温更高达发热的高峰期,风疹发热半天至1天后才出疹,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这是两者的典型区别,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