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骨筋膜室综合征

题目:5岁小孩,右肘伸直位手掌着地跌倒就诊,检查右肘肿胀明显,活动障碍,畸形,肘后三角正常,给患者手法复位满意,行石膏屈肘位外固定后,出现手部剧痛皮肤苍白,发凉,发麻症状。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

解析:患儿外伤后肘部畸形但肘后三角正常,考虑肱骨髁上骨折,现在出现剧痛等症状,是骨折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本题答案选择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16岁,左髋部疼痛不适2个月,近1周来逐渐加重,影响夜间睡眠,入院测体温正常,查X线片提示"左髂骨局部破坏表现,骨皮质呈虫蚀样破坏",穿刺活检提示"符合小圆细胞恶性骨肿瘤",以下临床治疗正确的是
  • 病骨切除+放疗

  • 解析:患者诊断为小圆细胞恶性骨肿瘤,现在有骨质破坏,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手术治疗,同时放疗,本题答案选择D。

  • [单选题]正常人神经根的滑动度为
  • 0.4cm

  • 解析:正常人神经根的滑动度为0.4cm。

  • [多选题]可视为不稳定舟骨骨折的是
  • 侧方移位明显

    近侧1/3骨折

    粉碎骨折

    伴有舟月骨间分离

    伴有腕关节脱位

  • 解析:舟骨骨折伴有舟月骨间分离、腕关节脱位、粉碎骨折、近侧1/3骨折、侧方移位明显的可以视为不稳定骨折。

  •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可描述为
  • 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如同钥匙和锁的关系,因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这种反应既可在机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机体外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包括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非特异性促凝聚两个阶段,以及由亲水胶体转为疏水胶体的变化。反应的特点主要有三性:即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本题答案选择E。

  • [单选题]关于脊柱侧凸的治疗目的,不正确的是
  • 尽可能多融合,防止出现并发症

  • 解析:脊柱侧凸的治疗目的: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故答案D不正确。

  • [单选题]地龙可用于( )
  • 痰鸣喘息


  • [多选题]腕管内的结构有
  • 正中神经

    指浅屈肌腱

    指深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 解析:腕管由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本题答案选择ACD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2)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DSA技师 药学(师)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