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题目:调查问卷中的特征问题是用以表明(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具有固护胎儿作用的经脉是( )
  • 带脉


  • [单选题]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
  • 传染期

  • 解析: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在于它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 [单选题]队列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暴露的选择来源( )
  • 有该病的前驱症状者


  • [单选题]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解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过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也称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 [单选题]某地2008年年中人口数为20万人,年末人口数为22万人,出生率为25‰,该年总死亡人数为4400人,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3‰

  • 解析:首先要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人口的粗出生率减去粗死亡率,人口的粗出生率为每千人口中出生的活产婴儿数,粗死亡率为每千人口中死亡的人口数;分母每千人口常用两种计算方法,一个是用年初人口数与年末人口数之和除以2,另一个是用年中人口数。

  • [单选题]有关混杂因素和混杂偏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在分析阶段控制混杂的方法多采用多元分析,不仅能分析暴露因素的效应也能估计混杂因素的效应

  • 解析:本题考点为混杂偏倚产生的原因及效应。混杂偏倚是混杂因素在比较组间分布不均时产生的。在设计阶段认识到混杂因素,通过限制、匹配、随机化等方法加以控制则可以避免混杂偏倚,故A不正确。混杂因素不是特定的某些因素,也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可能与研究结局相关的因素,只是在研究中不再关注这类因素的效应。因此B、E不正确。若暴露因素与结局存在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的因果联结方式,则混杂因素引起的间接关联会歪曲直接关联的效应,因此C不正确。多元分析的原理即是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变化后,其中一个因素变化一个单位引起结局变量变化的大小。因此,在多元分析模型中,纳入模型的自变量(暴露因素或混杂因素)的效应均能估计出来,D正确。

  • [多选题]医疗保健价格指数(MCPI)客观反映了医疗价格变动的方向和幅度,试问MCPI由以下哪些内容组成( )
  • 医疗保健商品

    医疗保健服务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黄疸的主要病机的是( )
  • 肾气不足


  •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计划生育(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中医助理医师 全科主治 临床营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