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吲哚美辛

题目:以下药物中,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有:氯霉素、锑制剂、磺胺类、复方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异烟肼、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氯氮平等。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的“环磷酰胺”、选项B的“甲氨蝶呤”、选项D的“巯嘌呤”均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抗肿瘤药。选项E“阿苯哒唑”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药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过程中常受到哪些人为因素的限制
  • 研究时间较短

    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

    病例较少


  • [多选题]强心苷增加心衰病人心排血量的作用是由于
  • 加强心肌收缩性

    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反射性地增加迷走神经活性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多选题]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
  • 药物的理化性质

    体液pH及药物解离度

    器官血流量

  • 解析:在药物向体内诸脏器分布的过程中,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pH值、血浆蛋白结合率、器官血液量、膜通透性、组织结合率以及屏障作用等。

  • [单选题]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较多饮酒者常发生,AST、ALT明显升高

  • 解析: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分为药物固有毒性和宿主的特异质性两类。特异质又分为免疫特异质和遗传特异质,前者通常经1~4周的致敏;出现发热、皮疹而起病,再用药可迅速出现肝损害;后者是由于异常的药物代谢使肝毒性代谢物增加,可在给药期间1周至1年发病,因此再给药引起肝损害的时间较长,且发热、皮疹也极少见。异烟肼肝损害为遗传特异性,另一方面异烟肼肝损害为肝细胞损伤型,血清AST、AL明显升高,较少出现黄疸和GGT+升高。异烟肼多与利福平合用,合用时易诱发肝损害,这与肝细胞的细胞CYP药物代谢酶受诱导有关,利福平、苯巴比妥和乙醇均可诱导药物代谢酶,从而加重异烟肼的肝损害。

  • [单选题]氟康唑的临床用途为
  • 抗真菌药物


  • [单选题]完带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 薏苡仁、茯苓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