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需要膜蛋白介导

题目: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主动转运的特点为: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以出现饱和现象;④可以与结构类似物发生竞争现象;⑤受到代谢抑制剂的影响;⑥具有结构特异性;⑦具有部位特异性。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是指物质通过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包括载体、通道)的介导,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过程,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转运方式主要有两种:①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②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吞噬是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大分子或颗粒状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不需要能量。综合分析,本题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消化性溃疡加入克拉霉素,抑制奥美拉唑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显著增加,其作用属于
  • 增强作用

  •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若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称其为相加作用。若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其个别效应的代数和,称之为增强作用。增敏作用指某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生理性拮抗是指两个激动药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当一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止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称药理性拮抗故本题答案应选B。

  • [单选题]有关药物淋巴系统的转运不正确的是
  • 淋巴循环不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 解析:本题考查淋巴系统转运。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构成体循环。全身淋巴管汇合成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因此其选择性强;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淋巴转运方式也不同。故本题答案应选A。

  • [多选题]造成黏冲的原因是
  • 颗粒含水量过多

    冲模表面粗糙

    润滑剂使用不当

    环境湿度过大

  • 解析:1、颗粒太潮,药物易吸湿,室内温度、湿度过高均易产生粘冲。应将颗粒重新干燥,室内保持干燥。2、润滑剂用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前者应增加用量,后者应充分混合。3、冲模表面粗糙或有缺损;冲头刻字(线)太深,或冲头表面不洁净,应将冲头表面擦净或更换中模。

  • [多选题]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有饱和性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起到贮库的作用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向组织转运

  • 解析:根据题意直接分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会使得药理活性暂时消失,不能向组织转运,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故选项D、E正确;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使得分子变大,暂时“储存”于血液中,可作为药物贮库,选项C正确;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和是可逆的,处于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饱和性和竞争性,选项A、B正确;特异性低,有竞争置换现象,故本题选A、B、C、D、E。

  • [单选题]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的方法是
  • 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的方法有:①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②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③控制粒子大小;④将药物包藏与溶蚀性骨架中;⑤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的方法:①制成乳剂;②制成不溶性骨架片;③制成微囊;④制成不溶性性骨架;⑤增加黏度或减少扩散速度;⑥制成包衣小丸或片剂。利用离子交换作用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的方法为制成药树脂。利用渗透泵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的方法为制成渗透泵片。综合分析,本题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