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血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 盆腔B型超声
题目:
患者27岁,因"剖宫产术后5天,发热4天"入院。患者5天前因"妊娠39周,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娩一女婴,重3500g,术中无明显异常,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9℃,口服布洛芬退热。今日体温达39℃,给予地塞米松后降至36.6℃,恶露量正常,伴臭味,来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6℃,心率102次/分,血压100/67mmHg;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刀口干燥,无红肿,无渗血、渗液。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见脓血性分泌物,量正常,伴恶臭,宫颈光滑,无糜烂,宫体明显压痛。
解析: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可初步判断感染类型。行B型超声检查,以判断是否有子宫附件异常及盆腔病变。入院前患者已应用抗生素,血培养结果可能为阴性,暂不需检查。目前未触及盆腔包块,需根据B超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盆腔CT及MRI检查。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面对臌胀基本病机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水裹、气结、血瘀相搏于中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点
病史
B超
腹水
一般情况
解析: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点为病史、一般情况、B超和腹水检查,A错误。良性肿瘤病程长,逐渐增大,体征:多为单侧,活动,囊性,表面光滑,常无腹腔积液,一般情况良好,B型超声显示:液性暗区,有间隔光带,边缘清晰。恶性肿瘤病程短,可迅速增大,多为双侧,固定,实性或囊实性,表面不平,结节状常,有腹腔积液,多为血性,可查到癌细胞,为恶病质,B超显示: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团,光点,肿块边界不清。
[多选题]关于子宫内膜癌,正确的是
突出症状是阴道不规则出血
侵犯宫颈管为Ⅱ期
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
解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症状包括阴道排液,阴道不规则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下腹痛,晚期可出现子宫明显增大、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症状。肿瘤局限于子宫体为Ⅰ期,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为Ⅱ期,肿瘤局部扩散和(或)区域扩散为Ⅲ期,侵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和(或)远处转移为Ⅳ期。阴道脱落细胞涂片阴性及诊刮阴性,可排除内膜癌,主要依靠诊刮确诊,BD错误。
[多选题]关于子宫肌层及内膜,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
功能层内膜分为表层致密层和其下的海绵层
子宫肌层含血管,收缩时血管被压缩而止血
肌层由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组成
解析:子宫体由外向内为浆膜、肌层及黏膜(即内膜)三层。黏膜:又分功能层与基底层两部分,功能层包括致密层和海绵层。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增殖、分泌及脱落),形成月经来潮。而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肌层:子宫肌层为最厚的一层,非孕时只有0.8cm厚;妊娠后肌纤维增生,子宫壁增厚,可达2~2.5cm。分为内、中、外三层。外层多纵行,内层环行。中层肌纤维交织如网,肌肉中间有血管;分娩后收缩可压迫贯穿其间的血管,起止血作用。浆膜层:子宫浆膜层是覆盖在子宫表面的腹膜。它紧紧覆盖宫底及宫体,在前方相当于峡部下界处折向膀胱,形成子宫膀胱皱襞。浆膜疏松地覆盖着峡部,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子宫切除术时,即在此切开腹膜,推开膀胱,露出子宫下段及颈部。子宫后壁浆膜则向下掩盖宫颈上段及阴道后壁上段,反折至直肠,形成子宫直肠陷窝,此为腹腔最低部分。临床上,当腹腔内出血或感染化脓时,血液或脓液多积于此,可从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以达诊断或治疗的目的。避错:D选项中,子宫肌层在妊娠肌纤维增生,厚度可达2-2.5cm。故此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