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左侧豆纹动脉
题目:患者男性, 因“突发头痛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小时”来诊。 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 发病时情绪激动,血压200/120 mmHg(1 mmHg = 0.133 kPa)。查体:意识清,精神差,入院血压170/110 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抵抗感不明显,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右侧巴宾斯基征(+)。入院CT:左侧基底核区出血,血肿大小约为3 cm×4 cm×4 cm。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酒精性肝损伤时升高最明显的是
γ-谷氨酰转移酶
[单选题]引起"行痹"的主要邪气是( )
风邪
[单选题]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一般为
5%
[单选题]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首先出现的并发症是 ( )
消化道出血
[单选题]患者男性,10岁。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行走不稳,向右侧偏斜,饮水呛咳,并出现吞咽困难10个月。查体:左侧眼部以下面纹变浅,口角向右侧抬高。悬雍垂向右侧偏斜,双侧咽腭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头颅CT示后颅窝高密度圆形阴影,其内可见分层钙化,脑干受压向右后方移位,四脑室偏移。最可能的诊断是
巨型动脉瘤
[单选题]有关脑膜瘤的发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解析:国内外资料统计,20岁以内脑膜瘤罕见,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
[单选题]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躁动不安时,下列处理中哪项不恰当
注射吗啡止痛
[单选题]幕下血肿,一般血肿量超多少毫升即可产生症状,而需手术处理
10ml
解析:幕下血肿由于颅后窝容积小,可代偿的容积小,因此10ml的血肿即可产生症状而需手术处理。
[单选题]血管瘤较多发病的年龄段是
儿童期或青春期
解析:血管瘤多在儿童期或青年期发病。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型、海绵型和混合型。其中毛细血管型多生长在皮肤层,自幼发病。海绵型血管瘤多见于皮下及深层组织间隙,四肢多见。上述两种形态共存者可考虑为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