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均为条件致病菌
题目: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肠道杆菌均为革兰阴性杆菌,鉴别可依据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均含有菌体(O)抗原,一般以大肠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故本题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随境转移主要见于
躁狂症
解析:随境转移表现为不随意注意明显增强,注意的稳定性降低,不持久,注意对象常因周围环境变化而不断转移,以至不断改变话题和活动内容。多见于躁狂状态和躁狂症。
[单选题]女,52岁。1小时前呕血1000ml。既往史:HBsAg(+)20年,冠心病史10年,近期有心绞痛发作。不宜应用的药物是
血管加压素
解析:血管加压素收缩内脏血管,诱发冠心病,故而冠心病者忌用。
[单选题]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阴道大出血,应选哪种处理方法
徒手剥离胎盘
解析:阴道大出血时应及时徒手剥离胎盘。
[单选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是
耳蜗听神经损伤
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考查考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了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多方面,其中耳毒性是重要不良反应之一,对这一反应临床医生都会给予密切的关注。
[单选题]29岁妇女,结婚3年不孕。基础体温曲线呈单相型,经前5天取宫颈黏液,其特征应是
量多稀薄
解析:基础体温受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影响而变动,在正常月经周期,排卵周期体温呈双相,该患者基础体温曲线呈单相型,说明无排卵,缺乏孕激素,只受雌激素影响,而雌激素可以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形状变稀薄,所以该患者宫颈黏液的特征是量多稀薄。故选D。
[单选题]患者,男,19岁。因少尿、水肿3个月,腹胀、腹部增大3天入院。查体:T36℃,BP130/90mmHg,面部及下肢明显水肿,腹部可叩及移动性浊音,肝、脾未及,Hb100g/L,白细胞正常;尿比重1.010,蛋白(++++),RBC30~40/HP,WBC0~2/HP,颗粒管型0~2/HP;血浆总蛋白30g/L,清蛋白12g/L,血胆固醇8.96mmol/L,血BUN7.4mmol/L,SCr180μmol/L,补体C30.9mg/m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肾病综合征
解析:诊断依据:①尿蛋白(++++);②血浆清蛋白12g/L,小于30g/L;③水肿,腹水;④高脂血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单选题]男,36岁。上腹部被汽车方向盘挤压2小时,剑突下疼痛,并呕吐血性液体内容物150ml来院,此时检查主要注意的体征是
腹肌紧张反跳痛
解析:此题是关于急性腹部闭合伤的诊断思路测试题。由于司机坐在左侧,上腹部被方向盘挤压后,可能伤及胰腺体尾部,左肾及脾脏,胃和十二指肠,由于病例资料中病人已有腹痛及呕吐血性液体,应当侧重考虑消化管道的损伤问题,如有破裂主要表现为腹膜炎,因此要注意腹肌紧张及反跳痛的有无。故此题应选A。
[单选题]我国规定1岁内必须完成的计划免疫是
卡介苗
解析: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五种疫苗的接种(预防七病),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1岁以上接种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
[单选题]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率超过一定的百分比时,慎重经验用药,该百分比是
40%
解析:细菌的耐药性>40%时,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避错】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①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②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③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④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