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川乌

题目:常用清水煮的药物是

解析:煮制的操作方法:煮制的操作方法因各药物的性质、辅料来源及炮制要求不同而异,分为以下3种方法。①清水煮:药物净制、大小分档后,加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置适宜容器内,加水没过药面,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内无白心,取出,切片,如川乌。或加水武火煮沸,投入净药材,煮至一定程度,取出,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切片,如黄芩。②药汁煮或醋煮:药物净制、大小分档后,加药汁或醋拌匀,加水没过药面,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药透汁尽,取出,切片,干燥。如醋莪术,甘草水煮远志。③豆腐煮,将药物置豆腐中,放置于适宜容器,加水没过豆腐,煮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除去豆腐。适量加水,中途需加水时,应加沸开水,如藤黄。答案选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品说明书未载明的不良反应,属于
  •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的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第八章第六十三条 (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四)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五)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 (六)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 [多选题]私人诊所可以配备的药品有
  • 常用药品

    急救药品

  • 解析:个人设置的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不得配备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以外的其他药品。故选B、C。建议考生运用口诀"个诊急救常用"准确记忆。

  •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