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本草纲目》

题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解析: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本书保存了16世纪以前大量文献资料,其中有的原书已佚失,有关资料可从本书得以窥见。故答案B符合题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种子为入药部位的中药是
  • 马钱子

  • 解析: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前的干燥成熟种子;附子为乌头子根加工品,白附子入药部位为块茎,栀子、五味子的入药部位为干燥成熟果实。故E正确。

  • [单选题]中药"七情"中具有减轻毒性的配伍关系是( )
  • 相畏、相杀

  • 解析:(4)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对而言的。

  • [单选题]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的是( )。
  • 茵陈

  • 解析:茵陈常与栀子、黄柏、大黄同用,用于治疗黄疸。茵陈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黄疸之要药。

  • [单选题]米炒时每100kg药物的米用量一般为:
  • 20kg

  • 解析:米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或将米在锅底结成锅巴,将药物在锅巴上翻炒的方法。药物每100kg,用米20kg。目的:①降低毒性、矫嗅矫味,如斑蝥、红娘子等昆虫类药物,米炒后可降低毒性和矫正气味;②增强疗效,如党参米炒增强健脾止泻作用。方法:①将米置热锅中加热至起烟,投入净制或切制的药物,中火拌炒至药物变为黄色,米成焦黄或焦褐色,出锅,筛去米,放凉。②锅预热,撒入浸湿的米,使平贴锅底,中火加热至起烟并成锅巴时,投入净制或切制的药物,在锅巴上轻轻翻动药至黄色,米变焦黄或焦褐色,取出,筛取米,放凉。注意事项:①昆虫类药物,以米至焦黄或焦褐色为度;②植物类药物,以药物变黄色为度;③锅巴炒时注意不要将锅巴翻破。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具有预防肾结石形成作用的中药是
  • 车前子

  • 解析:车前子甘寒而利,善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具有预防肾结石形成的作用。

  • [单选题]厚朴的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
  • 兴奋中枢

  • 解析:厚朴的主要药理作用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保肝、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中枢抑制作用、肌松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松弛血管平滑肌、抗肿瘤。故B错误。

  • [多选题]以下为足少阳胆经穴主治病证的是( )
  • 偏头痛

    耳目疾患

    神志病

    咽喉病


  •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麻醉学(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初级护师 畜牧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