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室扑或室颤
题目:男性,52岁,阵发性心悸半年,时有胸闷,登二楼觉气急3个月,下肢浮肿3天来门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4次/分,P-R间期0.24s,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入院后予以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治疗。第4天突然神志不清,抽搐,听诊心音消失,血压为0mmHg,经救治后神志清醒,心跳恢复,心率45次/分,并有频发早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ARDS时,用于鉴别急性左心衰竭的可靠指标是
PAWP
解析:PAWP≤18mmHg是鉴别心源性肺水肿及ARDS的可靠指标。故答案选C。
[单选题]地龙可用于( )
痰鸣喘息
[单选题]内源性医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最主要来源是
胃肠道和口咽部定植菌
[多选题]恶露不尽的病因病机是( )
血热
血瘀
气虚
[单选题]关于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衰竭评分中不包括的器官有
肠功能
解析:SOFA评分中包括6个器官功能衰竭或者障碍,即循环、呼吸、血液、肾、肝和中枢神经系统衰竭,不包括肠道。
[单选题]多次输注血小板可出现
抗血小板抗体增高
[单选题]关于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肝移植术后早期不宜用肠内营养
解析:严重应激状态下重症患者添加精氨酸的肠内营养并不能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也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与标准的肠内营养比较,添加精氨酸的肠内营养增加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因此,严重感染患者不宜补充精氨酸。肝脏移植解决了肝脏代谢的紊乱,但肝移植患者术前多伴营养不良,术后又处于严重应激后的高分解状态,积极的营养支持仍非常必要。肠内营养是肝移植术后的最佳营养途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使患者获益更大,并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对应激的代谢反应、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减少、内脏蛋白合成增加并节省费用。推荐术中置入空肠营养管,术后数小时内即可低速泵入等渗的肠内营养制剂。
[单选题]导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死亡的因素中,哪种因素的比例最高
呼吸道并发症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5年,平素规则服药,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1小时前和人争执后出现轻微头痛、头晕,无呼吸费力,来院查血压190∕135mmHg,头颅CT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左心室高电压,血肌酐165mmol∕L,BNP在正常范围,该患者诊断考虑
高血压紧急状态
解析:高血压紧急状态是指舒张压120mmHg,不伴或仅有轻微的靶器官损害。该患者平素血压控制尚可,在情绪应激下血压升高,但仅肾功能轻度损害,故考虑是高血压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