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寒证化热
题目:患者初为关节冷痛、重着、麻木,病程日久,或过服温燥药物,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其临床意义是( )
解析:寒证化热是指先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关节冷痛为寒证,而后出现关节红肿灼痛,为热证。故为寒证化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左关脉可候
肝、胆与膈
解析:寸口脉分候脏腑,其中左寸候心与膻中,左关候肝、胆与膈,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寸候肺与胸中,右关候脾与胃,右尺候命门。
[单选题]患儿,2岁。咳嗽4天,先为干咳,渐有黏痰,双肺听诊粗湿啰音,血象正常。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急性支气管炎
[单选题]能抗DNA病毒的药物是
阿昔洛韦
[单选题]患者,女,24岁。停经67天,腹痛伴阴道流血3天。妇科检查:宫口见有胚胎样组织物堵塞,子宫孕9周大小。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
难免流产
[单选题]体温在39℃以上,一日内波动范围超过2℃者,多见于
风湿热
解析: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屡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型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间歇热是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中暑属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