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洛伐他汀
题目: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调脂的药物是( )
解析:调节血脂药分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贝丁酸类(贝特类)、烟酸类、依折麦布(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类,其中他汀类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调脂。故答案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降低血压的药物是
依那普利
解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普利类
[单选题]对映异构体之间产生强弱不同的药理活性的是
氯苯那敏
解析:抗过敏药氯苯那敏,其右旋体的活性高于左旋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离芳环近,对药物受体相互作用产生空间选择性。
[单选题]患者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病原学检查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使用万古霉素1000mg/次,静脉滴注,每12h 1次。为使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风险最小化,临床需要将万古霉素溶液的浓度稀释为4mg/ml。在配置时,需要5%葡萄糖注射液的容量是( )
250ml
解析:万古霉素不宜肌内注射或直接静脉注射,滴注速度过快因可致由组胺引起的非免疫性与剂量相关反应(出现红人综合征),突击性大量注射不当,可致严重低血压。滴注速度应控制宜慢。每1g至少加入200ml液体,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2h以上。根据公式C=W/V,得到V=W/C=1000mg/4mg/ml=250ml。
[单选题]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规律的是
核苷类药物磷酸化形成核苷酸
解析:第Ⅱ相生物转化的规律包括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乙酰化结合反、甲基化结合反应、与硫酸的结合反应,并不包括药物的磷酸化反应。
[单选题]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患者,1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可选用( )
克林霉素
解析:对β-内酰胺抗菌药物过敏可选用克林霉素
[多选题]下列避孕药中,属于紧急避孕药的有( )。
毓婷
丹媚
后定诺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常用口服避孕药”。我国常用的口服避孕药中:①短效避孕药有: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达英-35)、妈富隆、复方孕二烯酮片(敏定偶)、美欣乐、去氧孕烯炔雌醇、优思明、复方炔诺酮(口服避孕片1号)、复方左炔诺孕酮、复方左炔诺孕酮(三相)片、复方醋酸甲地孕酮(口服避孕药2号)、复方18甲基炔诺酮短效片、口服避孕片0号。②紧急避孕药有:毓婷、保仕婷、安婷、金毓婷、丹媚、后定诺。③探亲避孕药有:炔诺酮探亲避孕药、复方双炔失碳酯肠溶片(53号探亲避孕片)、甲地孕酮探亲避孕片1号。④长效避孕药有:悦可婷、复方左炔诺孕酮、复方炔诺孕酮二号片、复方炔雌醚片、三合一炔雌醚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
[单选题]对山莨菪碱的描述错误的是
结构中6,7-位有一环氧基
解析:山莨菪碱是山莨菪醇与托品酸结合的酯,天然品具左旋性称654-1,合成品为外消旋体称654-2,合成品的副作用略大于天然品。山莨菪碱与莨菪碱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结构中醇部分为6-(S)-羟基莨菪醇(亦称山莨菪醇),与托品醇相比,在6位多了一个β-取向的羟基,这使得山莨菪碱分子的极性增强,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作用很弱。
[多选题]链霉素所致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有( )。
耳毒性
肾毒性
加重重症肌无力症状
过敏反应
解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肾毒性,并可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反应、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