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F

变态反应 过敏性休克 消化道反应 神经反应 局部组织渗漏 发红、恶心呕吐、水疱、坏死等

题目:患者女性,2岁,因“支气管肺炎”来诊。给予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换用头孢哌酮钠7.5g,加入5%葡萄糖150ml静脉滴注,连用3日后发现患者排柏油样便,每日4~5次,量中等。粪隐血试验(++++),面色苍白。血红蛋白由95g/L降至70g/L,立即停用头孢哌酮钠。加用止血药、维生素K、卡洛磺钠及氨甲苯酸4日,出血停止,粪隐血试验阴性。

解析:发热反应:是最常见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发冷、寒战,轻者在38℃左右,重者达40℃以上,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全身症状,常因输入致热原物质引起。2. 血清样反应:通常于用药7—10小时(速发型1—0.5小时)发生,其症状有发热、关节疼痛、皮肤荨麻疹和其他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短暂性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肺水肿、喉头水肿。3. 静脉炎症状:局部沿静脉径路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但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仅有不适感。4. 过敏性休克:通常在用药后数秒钟即可发生,亦有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发生,此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重复用药者。5. 循环负荷过重(心衰、肺水肿)反应:由于输液过快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所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急、胸闷、心悸、咳嗽、咳泡沫样痰,双肺听诊出现湿啰音等。6. 血管迷走性晕厥:俗称晕针,主要发生在体虚、精神紧张、焦虑等患者身上,因周围血管扩张,阻力突然降低,脑血流量减少所致。表现有突然出现头昏、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继而晕厥,意识模糊或丧失,血压下降,脉搏缓慢。此型反应易和过敏性休克相混淆,但此反应愈后良好,短时间内可自行恢复。与过敏性休克不同,后者如不及时处理呈进行行加重。7. 空气栓塞: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故选ABCDEF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
  •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 解析:丙硫氧嘧啶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故选E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痿病常见病因的是( )
  • 情志失调


  • [多选题]鼻塞的病因有
  • 感冒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鼻窦肿瘤

    过敏性鼻炎

  • 解析:本题考查鼻塞的病因。其常见病因:①感冒;②慢性单纯性鼻炎;③慢性鼻窦炎;④过敏性鼻炎;⑤慢性肥厚性鼻炎;⑥鼻窦肿瘤等。

  • [单选题]多重耐药细菌是指
  • 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主要分类中的3类或以上耐药

  • 解析:多重耐药细菌是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主要分类中的3类或以上耐药,故选B

  • [单选题]下面对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亲水性强,为水溶性,常用于增容和乳化


  • [多选题]应用二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应注意
  • 给药前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同时滴注糖皮质激素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药液静脉滴注时应避免外漏

  • 解析:1,该药静滴中常出现发热,寒战,呕吐等可在用药前半小时给予解热镇痛咬口服或在静滴同时加地塞米松2~5mg。2首次剂量为0.5~1mg,第二天为3mg,第三天为5mg。以后每天增加5mg,指导每天0.5~1mg/kg,新鲜配制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避光,缓慢静脉滴注4~6小时以上。故选择ABCD。

  • [单选题]下列糖中为强心苷中特有的糖是
  • 2,6-二去氧糖

  • 解析:强心苷中糖的种类:六碳醛糖、五碳醛糖、6-去氧糖、2,6-二去氧糖。其中2,6-二去氧糖是强心苷中特有的糖。

  • [单选题]治疗中消应选用的处方是( )
  • 玉女煎


  • [单选题]关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效往往持久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疼痛学(正高)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药学(师)(代码:201)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