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血培养
题目:女,40岁。发现室间隔缺损38年。3个月前拔牙后持续发热至今。查体:体温37.6℃,睑结膜苍白,有瘀点,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脾肋下可触及。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
解析:患者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常可出现肺炎、心衰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患者因拔牙后发热3个月,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脾大,故应初步考虑患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率:在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阳性率较高,若2次血培养检查阳性可确诊。故本题应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医疗机构的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
30年
解析:住院病历保存期限多于门诊病历的保存期限,为30年。故选E。
[单选题]心电图示: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为0.14秒,QRS波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该心律失常最可能的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少数患者可由心脏疾病或药物等诱发。临床表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可突然起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症状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快速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亦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体检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心电图:①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来存在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形可变大畸形。③逆行P波(Ⅱ、Ⅲ、aVF导联倒置),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波与QRS波群保持恒定关系。④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
[单选题]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关于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电镜下于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
解析: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病理特点: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免疫病理检查阴性。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典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仅15%左右患者有镜下血尿。本病30%~40%患者可能在发病后数月内自发缓解,90%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