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CD18基因突变

题目:白细胞黏附缺陷病1型(LADD-1)的发病机制为

解析:白细胞黏附缺陷病1型(LADD-1)的发病机制为CD18基因突变,导致白细胞LFA-1合成缺陷。故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关于散射比浊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测定的散射信号值是在散射信号响应值曲线的上升臂部分

    散射比浊法分析与透射比浊分析的原理完全不同

    一定要保持抗体过量以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相对不溶解性

    抗体量恒定时,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反应速率与散射信号响应值的上升呈正比


  • [单选题]类癌分泌的主要激素是
  • 5-羟色胺

  • 解析:类癌分泌的主要激素是5-羟色胺。

  • [单选题]关于肠道菌科抗原构造描述错误的是
  • 伤寒沙门菌表面抗原称K抗原

  • 解析:伤寒沙门菌表面抗原称Vi抗原。

  • [单选题]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 )
  • 着色性干皮病


  • [单选题]新生儿,男,3天,因心率快、呼吸急促、发绀2天入院。初诊为宫内感染。此时新生儿脐血中哪种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
  • IgM

  • 解析:抗原刺激机体后,IgM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其升高说明近期感染。由于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故新生儿脐血中升高提示宫内感染。

  • [单选题]捻发音多发生在呼吸的哪个时期
  • 吸气末期

  • 解析:捻发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于吸气的终末闻及。

  • [单选题]体外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条件是
  • 0.85%NaCl、pH6~9、37℃

  • 解析:常用0.85%氯化钠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抗原抗体反应液的最适pH为6~9,超过此限度则不易形成IC,甚至可引起IC解离;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一般以15~40℃为宜,最适温度为37℃。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下列哪种途径不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
  • 粪-口传播

  • 解析:HBV的传播途径可分为血液、血制品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等非肠道传播。

  • [单选题]用于血清或其他体液中可溶性粘附因子的ELISA方法 ( )
  • 一般采用双抗体夹心测定模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