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题目:某职业病防治所对某厂石棉矿工进行了用力肺活量测定,测定的总人数为31人,其中11人已确诊为石棉肺患者,9人是可疑患者,另外11人是非患者。比较3组的平均用力肺活量发现:三个样本均数各不相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精氨酸可分解产生
  • 尿素


  • [单选题]在显性致死试验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数显著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故定为阳性结果,其致突变机制为
  • 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 解析:题干已说明显性致死试验观察胚胎的早期死亡,其靶细胞为生殖细胞。此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染色体畸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危险度特征分析时,对无阈值化学物主要计算出
  • A+B+C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医院感染的特征
  • 多呈暴发或流行


  • [单选题]男性50岁,主述右上腹部隐痛2周,纳差并有呕吐。体检:T37.6C,神清,皮肤轻度黄染,腹平,肝肋下1指、质软。可作为黄疸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 血清总胆红素与1分钟胆红素


  • [单选题]动脉血压升高时能引起
  • 心迷走中枢兴奋

  • 解析:当血压上升时,动脉管壁被牵张,位于颈动脉窦区和主动脉弓区的压力感受器发出传入冲动的频率增加,到达中枢后使心迷走中枢兴奋增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抑制。中枢活动的变化分别通过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传到心脏和血管,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舒张,导致血压下降。

  • [单选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出现
  • 去极化

  • 解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略称EPSP。是指由兴奋性突触的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去极化性质的膜电位变化。这种去极化超过阈值时,就产生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亦即产生动作电位。

  • [单选题]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使
  • 梭外肌收缩

  • 解析: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 [单选题]IgG的CH2区
  • 决定其Ig的补体结合特性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肛肠学(正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执业药师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51rsks.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4